深秋,银杏树叶展示了它金黄的美丽之后开始从枝头脱落到地上。秋风吹来,让人感觉阵阵冷意。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工地上车水马龙,一片繁忙。

时针已指向深夜1点,项目部商务物质主管熊伟东手机闹铃把他从熟睡中惊醒。这是他入睡前设置好的,因为夜里有数百吨螺纹钢从火车站转运过来。这是供应厂家送来的第一批次材料。熊伟东下午就已经做好了质检、称重、卸车、入库等方面的准备工作。既然是第一批次钢材,又用于航站楼厚度3米的底层,其质量和参数十分重要。

来到现场,运输车辆陆续抵达。熊伟东马上与质量部原材检测员现场决定,此批钢材不能抽检,必须逐车全检。如果有质量问题,及时将信息反馈厂家,然后按招标时的合同规定执行。合格就立即卸车入库。于是,质量员一车一车逐车按要求检验,合格后,通知材料库管员办理入库手续,库管指挥塔吊人员将钢材吊放在指定位置。为了得到货运司机的理解,熊伟东还去与车队临时负责人沟通。当最后一车货卸载完后,时间已是早晨七点五十。

不论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无论深更半夜,还是细雨绵绵。对于商务部的人员来说,这是家常便饭,习以为常。

尽管大宗材料在项目中标后就已经由招标团队在数量、价格、质量、周期和结算都以合同方式做了明文规定。作为落实部门,仍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比如数量和周期,数量要根据施工需求来决定,而且必须与进度来决定周期和阶段需求数量。因此,商务部派人到施工一线与工程师、材料管理员、劳务公司项目经理会同预算,最后统计出数据报给供应商。如果预算不准确,来料不及时,数量差距大,会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对项目部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商务经理何锦权说,商务工作就是物资采购。工作性质说起来好听,干起来繁杂,做起来很累,责任重大。我们每一笔数据都与钱相关,错一笔都是成百上千万,谁能承担得起。

是的,风险控制是商务部的头等大事。为此,商务部在有完善的釆购系统情况下,针对所在项目工程的特点还修订诸如《材料盘点制度》《材料员、施工员、工段长、劳务班组长消耗材料原始记录》等补充规定。杜绝使用过程中的浪费和不准确数据带来的后果。2018年,当听说某公司的项目部,现场工程管理人员与劳务经理勾结,釆取虚报冒领,少领多报的手段,贪取钱财谋取私利的事情后,商务部一边强化部门人员的思想教育和细化管理制度,一边进一步加强现场材料使用的统计和监督。

在项目上,还有一些辅助材料需要商务部釆购。商务部采购人员不仅精打细算,在质量、价格、供货时间上合同约束,而且通过上网查询和实地考察相结合,货比多家,综合比选后再确定供应商。

不少人认为,商务部是个“肥缺”部门,吃香的喝辣的,但项目部对商务部的规定十分严格,否则重处。进入该部门的人员必须是思想“严于律己”,工作上“克己奉公”,行为上“大利禀然”。一次,物质釆购员王冰玉在购买价值20余万元的辅材时,厂方老板怕自己产品不能中标,于是电话约小王到成都市区找地方“摆一下”。小王在电话中回复:“没什么摆的,谁的产品性价比高我们就选谁。你放心,我们一定公平公正公开。”对小王的回复让觉得没底的厂家老板,第二天又专程从成都来到简阳要求私下约谈,被小王拒绝。后来,这家公司因产品质量、价格和网评信誉度高中标了。老板后来打来电话发出感慨:“我是第一次遇到你们这样的釆购方,值得我们厂家学习。”

2019年5月底,项目商务部经手各种型号的钢筋8.9万吨,混凝土60万方,模扳52万平方米,盘扣7800吨,还有不少辅助材料,从未出现质量、数量、周期等问题,设计预算与实际用量数据吻合。直接和间接创造效益2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