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阴雨的天空,云层散去,太阳射出久违的阳光。
这是2019年5月30日上午,由中建八局天府国际机场项目部承建的T1航站楼封顶仪式即将在这里举行。
隆重的仪式布置得简洁而热烈,四周的气球标语飘在空中,燃放的鞭炮和礼花准备就绪,仪式在既定程序中有序地进行着。
邹玉祥早早地来到T1航站楼顶层的仪式现场,在仪式开始前,他把整个工地转了一遍。多么熟悉的工地啊!几百个日日夜夜在这里奔忙,终于能够见证封顶时刻的到来。心中不免思绪万千,心潮起伏。他没有进入掌声不断的现场,而是独自来到远处的钢架下,找了个靠边的位置坐下,手里拿着矿泉水,双眼不停地环顾工地,这时,一股热流涌上心头,蒙住了他的双眼。
2017年,邹玉祥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前,他应聘到成都一家知名的房地产公司做兼职营销工作,月收入万余元,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收入丰厚,整日西装革履的他为何离开灯红酒绿的大都市跑到嘈杂又荒芜的建筑工地来受这份“洋罪”。
邹玉祥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因为他的家就在机场附近的三岔镇,距离10多千米。当听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就要在老家土地开工的消息后,他彻夜难眠:这可是四川省的“世纪工程”,而简阳是自己的“胎血”之地,如果能参与建设,那不仅能把所学专业知识反哺家乡,算是为家乡建设出了一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生的荣幸。再说离家也近了许多,照顾家庭自然方便不少。
家里知道后,让邹玉祥慎重考虑,一切从现实出发,千万不要心血来潮。他在电话中回复家人:我是学修房子的,不是学卖房子的,卖房子都可以干,修房子就不一样了。
邹玉祥没听家人的劝阻,立即辞职,前往中建八局西南公司应聘,结果心想事成。
2017年6月,邹玉祥和他入职的考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项目部经理詹进生一同住进了施工现场。熟悉的村庄和道路不见了,数百个小山头被夷为平地,数不清的推土机、装载机、重型运输车辆在黄色的土地上来回穿梭,其场面令人振奋。
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邹玉祥受领了修建“工友村”的任务,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的工友村,数千名工友吃住行的生活小区。这是他人生中也是毕业后的第一大考,如果不顺利完成,将会对今后的发展带来影响。邹玉祥和施工队伍一起“五加二白加黑”在泥泞的工地上,利用所学知识大显身手,提前完成了任务。完工当天,项目经理詹进生来到现场,拍着邹玉祥的肩膀说:“兄弟,我没看错你。”
T1航站楼工程开始了,邹玉祥被任命为D区的工段长,在有地铁、高铁、换乘中心等交叉的复杂工地上,与工程、技术、质量等部门的人员一起一丝不苟地将工程进度往前推进。
2018年5月,在主体工程干了几个月的邹玉祥临危受命,被派往因雨季而施工受阻的捷运系统工地,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工程,如果不尽快完成,将对后续大面积施工造成严重影响。来到工地,他找准了受阻的原因就是雨水太多,运输车辆受阻,不能及时转运土方。于是,邹玉祥将情况汇报给项目部,提出了必须修建一条300多米长的硬化运输通道方能解决。得到批准后的他马上组织修路,几天后路修通了,土方运输顺利进行。后来捷运系统工地提前三个月完成。
在泥泞中作业,在雨水中奔忙,在烈日下暴晒,邹玉祥数月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使全身出现表面痛痒、生疮、红肿,医院诊断为“紫外线过敏”疾病,医生要求药物控制,住院治疗。邹玉祥没有按医生“住院治疗”的要求留下,而是赶回工地,一边加强皮肤保护,一边服药,照样坚守在工地现场。
家人知道后,劝他辞职回家治疗。面对家人的关怀,邹玉祥没有正面回答。他实在舍不得离开工地,实在不想丢掉所学专业,又不想在家乡的建设上打“退堂鼓”。他告诉家人,医生说坚持吃药注意防护就可以了,辞职要等到这个项目结束了再说。
你可知道,邹玉祥是家里的独子,家里有公司有产业,父亲开着百万级的豪车,是远近有名的富裕户。
邹玉祥是在T1航站楼封顶前半个月调走的,到成都龙泉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场工地继续他的工段长。
今天的封顶仪式,很多人不知道他要来,邹玉祥也没有说他自己要来。角落的他,等仪式结束后,恋恋不舍地走下曾经战斗了600多个日日夜夜的工地,驱车向龙泉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