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国际机场T1航站楼平面尺寸约1285米×531米,A、C指廊平面尺寸约402米×(69~112)米。针对A、C指廊超长区域屋盖网架安装,为保证屋盖网架安装精度要求,在采取屋盖网架整体提升施工方案的基础上,将A、C指廊分别划分为3个整体提升分区,利用室外斜柱、室内直柱作为网架分区整体提升吊点,通过大量施工模拟计算将分界位置设置于网架施工过程中整体受力及变形最小位置,在区域内重新分配各提升吊点受力,确保分区提升施工安装精度可控。为减小分区补档位置误差,则采取预留补档位置提升设备,进行分区间对接相互微调。现场在分区网架整体脱胎前、脱胎静置后、提升就位后分别进行位移及应力监测,通过对比监测数据与计算数据得出网架两侧悬挑端向上位移最大值为27毫米<30.4毫米,向下位移最大值为29毫米<31.4毫米,跨中(钢拉杆分布位置)向上位移最大值为28毫米<30.4毫米,施工过程满足计算结果要求,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验证施工方案可行。

超大面积超重区域屋盖网架安装施工

根据D区大厅屋盖网架分区整体提升施工平面布置,最大区域为D4-7区,面积为13 252.4平方米,整体提升重量为1192吨。针对该超大面积超重区域屋盖网架整体提升施工,根据混凝土结构楼层与外盖网架的相对分布情况,将中央区域面积约1600平方米网架在F3层混凝土楼层上进行原位拼装,通过设置累计提升支架,将该中央区域网架首先累计提升至F4层混凝土楼层标高位置,并将其与F4层混凝土楼层上拼装的外围网架进行连接,最后待该区域网架全部拼装完成后,通过设置6组提升支架进行网架整体提升施工。

复杂结构区域屋盖网架安装施工

D区大厅屋盖网架整体高差较大,最大位置达到8米,网架分块在混凝土结构楼层上方原位拼装过程中,支撑胎架高度较高,工人操作危险性较大。为解决拼装高差大的问题,将D4-1整体提升分区再细分为10个累积提升小分区,即将该整体提升区域分成若干个小区域,将各小区均放置在混凝土结构楼层上拼装,再经过若干次累积提升,将整个区域形成整体,最后再整体提升至设计位置,累积提升的原则即先提升的部分需要与其他部分进行对接,所以,各个小区的实际提升高度需要根据拼装好的部分进行现场实测。第一次累积提升为设计标高最高位置区域网架,最后一次累积提升为设计标高最低位置区域网架,每次累积提升均需现场进行实测,确认提升高度,提升就位后,进行网架小区域间补档连接施工,直至将10个小区域连接为整体提升区域。通过此方法,即可处理屋盖网架结构高差较大,整体拼装危险性较大的问题,同时亦可处理混凝土结构楼层错层较多无法进行整体拼装的问题,为网架顺利施工提供了保障。

网架整体提升施工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T1航站楼屋盖钢网架下部土建楼层结构复杂,拼装面不在同一个楼层;采用超大型液压整体提升施工方法安装,提升吊点较多,提升同步性控制难度大;提升过程结构受力与原设计受力不同,需要复核结构的应力及变形是否满足要求,施工模拟计算工作量大;网架提升就位后放置时间长;在主体结构上设置提升支架需要利用原结构承载,对结构的承载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网架杆件众多,提升过程中易与提升架或周边建筑结构发生干涉。针对上述网架整体提升施工所带来的直接及间接的问题,采取措施如下:通过错层累积提升的方式,减小网架的拼装高度;在提升器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及位移传感器,通过压力及位移共同控制,保证提升器每个行程的位移相同;在各个吊点位置设置反射片,每提升5米进行吊点高度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对各点进行调整;通过模拟计算得出提升过程结构的变形及应力,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过大变形,通过对结构进行预起拱进行消除,对应力超标的杆件进行加固处理;网架提升就位后,提升器采用机械锁紧方式;对网架设置揽风绳,限制其水平方向晃动;对原结构承载能力进行计算复核,并征求设计院意见;对承载能力无法满足要求的位置采取加固方式处理;采取1∶1模型进行三维放样,确保网架提升过程中不与其他结构发生干涉,且保证提升就位后,嵌补杆件可以顺利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