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人的敬业精神

圆梦人的敬业精神

陈东,成都市青白江区福鹏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职员,先后参与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工程外围的“简三路”断道改线工程、成都市金牛立交扩能改造工程。现为福鹏劳务公司天府国际机场市政土建一标段现场技术施工员,负责管理土建一标的钢筋、模板、混凝土劳务专业分包队伍。作为一名劳务公司的普通员工,能够参与由成都建工集团中标的机场工程建设,圆了他为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贡献力量的梦想。

下穿隧道工程带来的施工难点很多,每一个难点都得去想办法解决,否则就会停工。下穿隧道的支架和模板属于高支模。如何控制支架的高程成了施工中的难题。陈东在与承建单位项目部讨论后,决定在不改変支模方案的前提下,通过将支架分成多个小区,让每个小区减少误差,同时增加测量监控等手段,使得难题很快破解。为了解决混凝土浇筑时紧密性,杜绝浇筑中墙体不实可能存在缝隙现象。陈东想了个土办法,将震动棒插入的有效深度用红色胶布做上记号,并要求作业人员在震动时,震动棒每次下插深度必须到达标记位置,要求快插慢拔,移动距离不超过有效半径,并要求在人工收面后,采用磨光机再收一次,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土建一标段的综合管廊长近1300米,拥有11个加宽变形段,4个进风口和吊装口,4个排风口,21个出线井,3个变电站出线口,4个附属结构,152个洞口。这么复杂的工程段对施工来说无疑有很多困难。陈东把设计图纸与现场实况反复对照熟记于心,并传授给现场作业人员,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图纸设计进行,不能走样,不明白的问题和遇到的难点要及时沟通解决。综合管廊的变宽和洞口处由于钢筋的增加和变形,使得保护层难以控制。陈东想出了通过严格控制钢筋成品尺寸、增加垫块、将拉杆焊死来控制绑扎分布筋时造成的影响的办法,解决了保护层的控制问题。

陈东在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同时,经常带领劳务施工管理人员到兄弟单位现场“偷经学艺”,请教学习先进的方法和经验,为解决技术问题和施工进度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传统的模板施工都是靠木工用钉子敲出来的,但因过紧而导致墙面出现凹痕,过松会出现涨模,不仅速度较慢,而且铁钉会破坏混凝土的光洁度,拆模时容易使模板破损。陈东决定采用气钉枪装订,这样既使成形效果更加美观,又降低了材料的损耗,还加快了进度。然而,在模板施工过程中,发现在管廊变宽处与倒角的模板有漏浆现象发生。陈东追根溯源,找到漏浆问题出在模板拼缝上。如果靠木工来解决缝隙闭合问题,这么大的幅度是不可能的,只有采用机具来倒角才能解决。陈东请示公司经理,买回了模板倒角机解决了这一问题。

漏浆问题解决了,但倒角混凝土的气泡又如何解决。由于设计预留施工缝、止水钢板的焊接位置较高,管廊倒角位置钢筋拉杆较多等问题,导致倒角混凝土成形效果不理想。陈东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在桥梁的现浇箱梁混凝土施工和水利的箱涵混凝土施工中都出现过类似问题。尽管有些解决方案,但缺乏具体的现场实际操作办法。陈东结合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先高后低,先浇筑混凝土倒角边墙,后浇筑底板的方式实现混凝土振捣排气。改用小型振动捧多次振捣,适当增加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增大坍落度等方法,成功解决了倒角气泡过多的问题。

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工地上,陈东没有解决过多的高大上难题,只是在施工一线默默地以一位建设者的身份体现着他的敬业精神,把自己的这种精神融入工作的每个细节。因此,他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