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站区配套市政工程二标段是上海隧道近10年以来,首次进入成都建设市场的第一个项目,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上海隧道十分重要。四川是我国西部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省份,成都是西部最大的交通枢纽、文化历史古城和军事重镇,快速的基础建设和城市发展已经向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迈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这座历史名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加快了历史化的建设进程。巨大的建设市场为众多的建设企业不断创造新的更多的竞争机遇。因此,上海隧道进入成都市场的首个工程所要追求的目的,应该是社会效益远远高于经济效益。这一点,公司明确,项目部明确,施工人员明确,因为市场就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组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在五十多个春秋的历史发展中,有着坚实的足迹和走过的辉煌。
上海隧道是中国最早开展盾构法隧道技术研发和施工应用的专业公司之一,为城市功能提升提供多类型的地下空间领域的综合施工方案。上海隧道业务遍布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及昆明、郑州、武汉、乌鲁木齐等地区和城市,还深入新加坡、印度、日本等国际市场,是国内具有专业性和发展潜力的建筑企业之一。近年来,上海隧道从传统总承包商向设计施工总承包商、工程总集成商成功转型。上海隧道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盾构工程中心、中国首家施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是国家建筑施工行业高新技术企业。
上海隧道在发展历程中,创下了业内多个第一。建成国内首条越江隧道——上海打浦路隧道;世界首条15米级盾构法隧道——上海长江隧道;世界首例复杂环境下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法隧道——上海外滩通道;国内首条双层公路隧道——上海上中路隧道。目前,隧道盾构掘进机设计制造技术、隧道衬砌高精度钢模设计制造技术、超大直径盾构法隧道综合施工技术、复杂环境及地质条件下盾构法地铁隧道施工综合技术、复杂软土地层超深基坑施工综合技术、城市密集区轨道交通工程环境保护技术等属于公司的核心技术。
依托国家“863”项目,研制出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土压平衡“先行号”盾构机和大直径泥水平衡盾“进越号”盾构机,打破洋盾构对国内市场的垄断,并出口新加坡、印度等国,率先实现国产盾构装备的产业化与批量出口。研制了我国首台类矩形“阳明号”盾构机,其品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对研制的“阳明号”盾构设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截至目前,连续5次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先后成立6个市级创新工作室,形成自主知识产权681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16项;涌现了1位中华技能大师、5位享受国务院津贴、6位上海工匠。
上海隧道累计建设的隧道里程近800千米。不仅创造了许多奇迹,而且荣获了很多荣誉,其中有全国建设质量奖、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涌现出党的十九代表、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工匠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