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在“6·30”工期节点会战中,上海隧道天府机场项目部投入管理人员和民工946人,新增人员300人,吊车16台,钢筋、模板等材料运输车辆6台,民工宿舍增加集装箱8个,直接增加资金投入400余万元。
在一组组数据面前,有多少不眠之夜,有多少雨水、汗水、泪水,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在他们中发生,而这些故事又随着时间的推移,永远进入历史的长河,成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工程建设中的过往。
2019年5月初,项目部遇到地基处理CFG桩施工技术难点。技术部负责人卢禹成带领他的骨干队伍与星辰为伍,与时间赛跑。因为他们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和技术解难的重担,眼看节点一天天过去,心中不免着急。是啊,如不及时解决就会拖进度的后腿,“6·30”的会战任务就不能按时完成。就在卢禹成苦苦寻求技术方案时,他接到了妻子从昆明打来的电话。妻子告诉卢禹成,家里5岁的孩子生病,持续发烧不退,高烧时体温近40度。而且日夜不停地咳嗽,小孩和大人整夜无法入睡。送至昆明最好的医院就医,过去了一周还不见好转。这突然出现的事情,让卢禹成左右为难。他在电话中责怪妻子为啥不早点告诉他,拖到现在才说。他也在内心深处检讨自己对妻儿缺乏应有的关爱,把每周一次的“例行电话”忘在九霄云外,回想自己已近一月没有往家里打电话,自己的“无情”和对病儿的牵挂深深地折磨着卢禹成脆弱的情感,无声的泪水不知不觉从面夹上流了下来。
一边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一边是孩子的病情久治不愈,熟重孰轻,卢禹成自然明白。孩子是自己的骨肉,万一病情加重,造成后遗症,且不遗憾终生。如果技术难题不尽快解决,不但影响“6·30”的整个会战计划,而且会对公司的发展带来不好的因素。思来想去,卢禹成把遇到的工作与家庭上出现的矛盾汇报给项目经理郑卫。
郑卫在安慰了卢禹成之后,认为工程是大事,孩子的病情也是大事。他想到上海的医疗条件比昆明好很多,可否将小孩送上海治疗?想到这里,郑总拨通了公司总部领导的电话,说明了情况。公司领导了解到情况后,随即安排家属带着小孩飞到上海,并联系权威的儿科专家进行治疗。很快孩子病情好转,几天后痊愈出院返回昆明。这期间,卢禹成与技术骨干一起攻克了技术难关,解决了CFG桩施工质量问题,为“6·30”会战打开了又一个快速通道。
“6·30”工程节点会战结束了,当晚,项目部安排了一个小的庆祝活动,但是,当大家开怀畅饮又喜笑颜开时,员工们发现经理郑卫没有在场。
原来,郑卫在几十天的会战中,谋策划解难题,与一线员工一起在工地上摸爬滚打,使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不适。就在“6·30”节点工程按期结束的头天晚上,郑卫出现上吐下泻症状,送到附近医院检查,结果为急性肾衰竭、肾小管部分坏死。经过两天的住院治疗,病情的各项指标不见好转,于是,连夜转至上海市瑞金医院治疗。
一周后,郑卫的身体慢慢开始恢复,郑卫提出出院,但医生告诉他要在医院多静养一段时间,即使痊愈后,工作中也要注意保养,尽量少劳累少熬夜。医生的嘱咐,他不是不懂,自己的身体,他不是不想爱护,但在繁忙的工程上,有几人能够做到呢!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架印有“四川航空”标志的空客330航班,划破夜空,腾空而起,载着郑卫和他那颗早已飞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工地的心,向西部重镇——成都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