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和家人一起去澳大利亚避暑,写完了两篇书稿后,离开了中建八局T1航站楼项目部。

三个多月后的2019年10月8日,我又来到了草池镇。这次没有去机场工地某个项目部,而是在镇上叫竹廊宾馆的地方租住了一个房间,在这里开始了《神鸟腾飞》的书稿写作。这里相对比较清静,距机场施工现场不远。因而,采在工地,写在宾馆,吃在镇上。

去建设工地收集素材显然没有住在项目部那么方便,因为出镇的道路有些狭窄,加之不自觉的驾车、骑车人不按要求停放和行驶,常常把个小镇的出入通道堵得水泄不通,感觉比成都市区上下班高峰还行进困难。

一段时间,出镇往机场工地的简三公路在维修,此处又是一个三岔路口,只能单边放行。狭窄的路上大车小车、电瓶车、摩托车,排着长队等候放行。有一些摩托车、电瓶车和个别小车总是赖不着性子,不是插来插去,就是未等放行就加速向前行进,往往是对向车辆放行,又不得不倒车,搞得来整条车辆长龙不得不都往后倒,于是怨声载道的骂声自然多了起来。仗着体小灵巧的摩托车、电瓶车在单边道上行驶,对面来车后又左闪右闪,擦肩而过,非常危险。

秋冬以来,天气没有几天笑脸,连续数日阴雨绵绵。尽管建设指挥部要求机场施工便道要干净整洁,专门专业的道路清洗车分组分别在多条便道上工作,但过往的车辆实在太多,刚冲洗几分钟,道上又是一片泥泞。这不能怪谁,要怪就只能怪天气的恶劣和无情的自然。

机场的施工便道还因地块利用而经常变道,头几天才走过的路忽然又变了,前几天还是空坝子的地块又修上了工棚,立起了塔吊,或是挖掘成又宽又深又长的基坑。有时到一些项目部或是项目工地,不仅要绕来绕去,而且经常走错方向。驻车询问,又往往得不到准确答案。因为场内承建单位和项目施工现场太多了,没有几人能够确切告知。走错道路,走错地方,搞混项目部和施工现场的事时有发生,更不要说调头回转另寻他路就是家常便饭了。

天下着小雨,大地雾气沉沉。我驱车去上海建工机场建设项目部,出发前,打开手机导航。按照导航指令,沿着语音提示走出小镇,然后穿过货运大道前行进入机场建设的施工便道。场内便道交错,难辨方位,况且这片又是待建的空地,虽然大面积开挖,前期工程早已动工,但没有项目板房,因雨而未见施工,一切只好相信和依赖导航提示。当走到一条便道时,导航让我在“前方30米左转”,当走近一看,左边堆着1米高的泥土,泥土的边缘是一条沟槽,远处是早已被拆迁的民房空坝,除原有去民宅的小路外,未见有大公路。莫非还在前面才能左拐,想到这里,便索性向前行驶。可手机导航仍然要求调头。这时似乎对这科学的东西有了疑虑,又索性向前驶去,尽管导航不断提示“前方调头”,我没有理会。当前行有数百米时,发现这是一条断头路,只好调头回走。当来到刚才导航提示左转的位置时,手机里又传来“右转、右转”的声音。这时,我实在是更加怀疑导航,于是,退出导航,拨打上海建工黄胜的电话,经过他的提示,我才顺利地到达上海建工的项目部。

尽管浪费了不少时间,尽管约好的时间没有按时而至,尽管也有些急躁和埋怨,但见繁忙有序的建设景象,心中又自然而然的平静了下来。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呈现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机场。到那时,一切的一切一定让世人惊讶和感慨。因此,这样的小插曲就不是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