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克难关

智勇克难关

他们冒着摄氏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前进,他们穿着特制的镶有钢钉的高山靴,也很难使脚步踩稳。走在前面开路的运动健将屈银华,一连滑落好几次,但这位来自四川林区工人出身的共产党员咬着牙,坚持前进。

在接近“第二台阶”顶部最后约三米的地方时,岩壁变得垂直而光滑。运动健将刘连满走到前面开路,他用双手伸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地上升,但是身体稍为一歪,便又跌落到原来的地方。刘连满一连攀登了四次,跌落四次,弄得全身酸软。

人们停下来想办法。这时,来自哈尔滨的消防员刘连满笑了笑,就决定采用搭“人梯”的办法,蹲在岩缝底下,让战友们踏着他的双肩,当作支撑点,再慢慢用力站起来,让他们向上攀登。在这样的高度上作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都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反应。刘连满的眼睛里冒着“金花”,两腿颤抖,呼吸也变得沉重。但是,这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一直坚持着。他先把屈银华托了上去。然后又托贡布。最后屈、贡在上面再把王富洲和刘连满拉上去。

登上“第二台阶”的岩顶,他们才发觉,由于体力减弱,他们攀登整个“第二台阶”,竟使他们花费了五个多小时的时间,而攀登这最后的约三米的高度,他们竟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