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力日益强盛外交硕果累累
百年中国,外交的失败曾像惊雷一般唤醒了中国人的觉悟,让他们在反思国运的同时放眼看世界。外交的成功也像旗帜一样使整个民族重新树立起自尊,以更热忱的激情投身建设国家的繁荣。外交兴衰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国家强大,国力强盛,才能得到尊重,才能捍卫自己的主权,才能维护中国人最为珍视的独立和统一。
从弱国到强国,从“屈辱外交”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从“一条线” 到全方位外交,中国外交的嬗变完整反映了中国国力的百年变迁。中国人经过千曲百折后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使中国国力日渐强盛。中国外交也随之逐渐强大。
在外交上,中国共产党人既坚持原则,也灵活务实。目的只有一个: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世界和平。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毛泽东就领导年轻的共和国与世界头号强国进行了较量;在事关国家主权和利益的原则问题上,表现出凛然正气。
新时期中国外交更强调沉着内敛,不张扬,不当头,侧重服务国家建设。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的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在对国际大势的正确判断前提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强盛,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赞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外交实践中,紧紧围绕为中国建设和发展争取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艰苦努力。江泽民在众多国际场合阐述了中国“亲仁善邻”的传统思想,并通过建立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平等协商和不针对第三方为特点的大国伙伴关系和发展周边睦邻外交,为构筑面向新世纪的多极化世界格局发挥积极作用。
前半个世纪,国力的衰弱使中国成为列强分赃的战利品。后半个世纪,社会主义中国夙兴夜寐,筚路蓝缕,成就世人瞩目。
百年奋斗,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与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