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的好处到哪儿去了?

涨价的好处到哪儿去了?

一位厂长说,他上班喊着自己的产品要涨价,下班回家又骂别的东西涨了价。

人们总以为国家物价局是涨价的“罪魁祸首”,弄得他们出差在火车上不敢说自己是物价局的。其实,真是冤枉。国家物价局的一位副局长说,每次开物价的会,生产主管部门都闹着要求允许本部门的产品涨价,在有几十个部门参加的会上,物价局的“同盟军”只有全国总工会一家,因为全总代表职工说话,坚决反对涨价。

部门、企业要求自己的产品涨价,并非全无道理,有些产品不涨价,企业就过不了日子,这说明我们的价格关系还远远没有理顺。但是,有一部分叫喊要涨价的人,并非处境如此恶劣,而只是为了向赚钱多的部门看齐。

因涨价而多收的钱,落到哪儿去了?

一个简单的道理,谁要求涨价最积极,谁得到的好处可能最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最简单、最省力的办法就是涨价,一句话就可以多收成百万千万乃至更多的钱。涨价受害最大的是群众,所有涨价的负担最大部分落到了消费者身上。其次吃亏的是国家,国家每年用于价格补贴的钱达300多亿元。

也不能忽视中间经营者得到的好处。有些物资,放在仓库里没有出门,提货单在一些人手里转了几圈,价格就爬高一大截,甚至翻了几番。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项镜泉提供了一个情况:1984年至1986年3年,每涨价100元,有75元左右因企业成本上升而被冲销了,有15元左右被农民、个体户或其他中间经营者拿走了,7元左右给了企业和银行,国家财政只能拿到3元左右。涨价的好处国家只拿了最小的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