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三)

树绿花红的五月,也是京城旅游的黄金季节。在机场,在火车站,在汽车站,国内外游客往来如梭。上个月,京城仅接待的海外游客就有10.3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四点一。进入五月,京城敞开胸怀,接待着更多的国内外客人,据长城八达岭管理处负责人介绍,来这里的游客每天比4月份的日均游客增加4000多人。

一些年轻的“老外”,骑上自行车走街串巷,体味古老都市的风俗人情,有时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与老北京们侃上一会儿。许多外国朋友在采风中迷上了中国传统文化。一群西班牙游客,干脆改变了游览计划,在紫竹院公园向中国师傅学习气功、太极拳。

天安门广场是人们向往的地方。清晨,许多人静静地等候在这里,目睹共和国的旗帜与朝阳同时冉冉升起。傍晚,广场上空翻飞着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风筝。在这里,人们感受的是庄严、神圣,领略的是安宁、轻松。

不要说外地人,就是北京居民,也把春暖花开日子在天安门前留个影,视为赏心乐事。广场上,南北相对的两排摄影棚中的工作人员分外忙乎,虽然当今许多中国游客手中都拿着照相机,但他们占据着最佳位置,所以生意格外兴隆。高悬在天安门城楼正中的毛泽东同志巨幅彩色画像和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更是人们争相拍照的景点。

“啊,我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今年头四个月,参观天安门城楼的人数有18万多。进入五月,参观者平均每天3300多人,5月13日一天就有4300多人登上城楼,创城楼开放两年多来最高纪录。许多游客在城楼上面对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俯瞰雄伟的天安门广场,回视富丽堂皇的紫禁城,远眺拔地而起、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不禁追昔抚今,感慨万千。

近几年,随着游乐场、影剧院、文化馆、体育场、图书馆等文化游乐场所的大幅度增加,北京人的文化生活更是日趋丰富。当电视机、录像机、收录机这些带着生活色彩的“家庭文化”悄悄走进千家万户时,异军突起的咖啡厅、舞厅、卡拉OK等“都市文化”,吸引了许许多多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