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开始不停地看表:没有时间紧张

他们开始不停地看表:没有时间紧张

晚7时40分,我们见到了唐跃大夫和接治行动的“总指挥”—阜外医院的杨跃进副院长。

“他们究竟什么时间到?”

“说不好。我们也在等市里转治中心的调度电话,估计是在晚上8时半到9时。”

伴随着脚步在病区内快速地移动,杨院长、唐大夫急促的介绍中飞出一连串的信息:

3日晚转移进入的“非典”患者分别来自不同医院。

就在几个小时前,按照高标准改造的三层病房刚刚准备齐全;

在病人到来前,负责这一病区诊疗的60多名来自阜外的医护人员已基本到位;

时针指向晚8时,唐、杨开始不停地看表,看得出来,他们也很紧张,为我们的安全,也为这个病区的“首战”。毕竟,病房刚刚投入使用;毕竟,有好几名医生护士第一次接触“非典”病人。

几名年轻的护士在清洁区和半污染的交界区齐齐站立,等待换装的指令。

晚8时10分,在进行了简短得不能再简短的磋商后决定,我和年轻的对外记者赵磊跟随医护人员完成从交接病人到送进病房的全过程;摄影记者陈树根和摄像记者王宏达留在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交界门处守候,当“非典”患者在20米长的污染区通道出现后,隔着玻璃在最短的时间里拍摄完成立即撤离,从病人出现到掉头离开不能超过“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