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待解:粮食安全状况处“弱安全”“不安全”
2025年09月12日
“三高”待解:粮食安全状况处“弱安全”“不安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表示,目前我国粮食面临高产量、高进口和高库存“三高”压力。“一方面粮食产量已经12连增,而玉米、大米的进口替代扰乱了国内市场。目前玉米库存量超过2.5亿吨,严重供过于求;稻谷库存1.5亿吨处在高位。”程国强说。
中国食品(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院发布的《2015—2016年中国粮食安全(评估)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粮食行业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小麦基本安全或弱安全;稻谷基本安全或弱安全;玉米供过于求不安全。而食用油、花生、大豆进口率太高不安全。
陈锡文认为,一方面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粮食进口量也不断增加、库存量由此不断增长。这反映了两个尖锐矛盾。
一是品种结构不能适应需求。尽管总量增长,但一部分缺口越来越大、另有一部分却过剩,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大豆。去年我国进口大豆1634亿斤,约占进口粮食65%;二是竞争力不够。科技进步不足和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导致产品价格没有竞争力,这是最主要原因。除了大豆,其他一些重要品种也是如此。
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进口粮增多,玉米替代品进口猛增,这是我国粮食品种结构缺陷和国内外粮价倒挂双重影响的结果,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深度融合的必然反应。
一方面,我国三大谷物品种实现了基本自给,但大豆是短板,要依靠进口。近五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逐年增长,五年统算对外的依存度高达83.8%,这是我国品种结构缺陷导致了大豆必须依靠进口。
另一方面,近几年来国际市场粮价持续下行,而由于国产粮食的生产成本高和政策性收储托市,国内粮价已经成为全球粮价的高地,国内外粮食价差巨大。那些没有配额管理的大麦、高粱、木薯干等品种,就以其强劲的价差优势大量进口,这也就导致了进口量与产量、库存量“三高并存” 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