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三)

在那棚户连绵的堤埂上,在那土灶相接的山坡下,无数曾身陷绝境的灾民,向前来慰问的党政干部、前来采访的新闻记者,倾诉着一个个解放军舍生忘死救援他们的动人故事。

连日暴雨,洪水淹没了定远县高塘湖和池河流域的25个乡镇、460多个村庄,平地成了汪洋,一些未及脱身的灾民,趴在高出水面的屋顶、麦垛上,十分危急。16日凌晨5时,一艘艘快艇驰进汪洋中的村庄。“解放军来啦!”看到晨曦中升起的救星,灾民们欢叫起来。连夜赶到的南京军区舟桥部队官兵听到呼唤,他们一会从屋顶、麦垛上将群众救上快艇,一会钻到树丛中,呼喊找人。在30多个小时内,他们在洪水中行程500多公里,共搜寻、解救174名灾民和3个危重病人,将灾民全部救出。一位被救病人的父亲拉着一位战士的手说:“1931年,这里也是这样的大水,不知死了多少人,这次没淹死一人,多亏解放军。”

6月17日晚10时许,颍上县邱家湖羊坝子水面上,忽然传来了“救命” 的呼叫声。正驾驶汽艇在水上巡逻的南京军区舟桥部队三连官兵,立即向喊声处加速前进。出现在指战员面前的是:21名落水灾民,抱成一团,趴在一个漂流的麦垛上,其中有8名群众已昏迷过去,麦垛在急流漩涡中直打转,马上要散架,眼看21条生命就要被大水吞没。

水流湍急,汽艇无法靠近群众。这时,王指导员大喊一声:“是党员的,上!”说完,纵身跳下洪水,战士也纷纷下水,展开了一场救人接力战。他们让群众趴在自己的背上,凭娴熟的游泳技术,将灾民全部救上汽艇。当昏迷的群众醒来,得知是解放军救了自己,个个都感动得哭了。

在6月中旬的几天里,南京部队、省军区派出的几千名指战员,与当地以党员为骨干的抢救队一起,共从水围村庄和洪水中救出群众数万人。

专往险处冲的解放军和武警指战员,还参加了几十处的抢险战斗。6月16日凌晨,嘉山县张圩乡大高圩决堤,3300多名群众还在堤内。滁县军分区领导闻讯,带领预备役师炮团152名官兵赶到现场,一见情况紧急,官兵立即跳进激流,组成人墙,封堵决口。一层层浊浪将他们推来搡去,撞击着他们的身躯。在冷水里浸泡长了,大家冷得发颤,浪花打来,他们鼻孔、嘴巴、耳朵,灌满了水。但没有一个人歪一下身子,为群众安全撤出赢得了时间。

6月17日上午,方邱湖防洪堤出现6处渗水和滑坡,一旦破堤,将危及湖区内数万人的生命安全。危急时刻,蚌埠武警3支队、航校和坦克学院的300多名战士先后赶到,与当地民工一起打桩、抬土,激战两天两夜,才制止滑坡,化险为夷。

在与洪水搏斗的日日夜夜里,安徽省军区政委石磊、副司令员何燕然,昼夜值班,调兵遣将。部队的其他首长分率4个指挥小组全部在第一线战斗。省军区副参谋长徐德荣,由于疲劳过度,高烧不退,一边输液,一边在第一线指挥。

“哪里有艰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安徽3000多万灾民有口皆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