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

1990年12月27日,数九时节、滴水成冰。

清晨,紧靠天津至盐山公路黄骅市郊的小韩庄,不少人正睡在热炕头上。早起的杨秀森在沧浪河边拾柴禾。突然,他听到哐、哐几声巨响,抬头一看一辆大客车从桥上一头扎进河里,夹杂着冰块的水,像雾一样冲天而起。

“快救人呐!”

“车掉河里了!”

杨秀森撕肝裂肺的叫喊声,惊动了沉寂的小韩庄。村民们有的从被窝里爬起来,抄起衣服、趿着鞋往外跑;有的顾不上绕园门,把篱笆撞了个洞钻出来。扫院的妇女扔下扫帚、烧饭的媳妇扔下柴禾……转眼间,不足400口人的小韩庄,就有一半赶到了桥边。

很快,两架4米高的梯子搭好了,上端靠在桥帮上,下端架在车轮上。门朝下横卧在冰河中的客车,不停地晃动,梯子随时有滑入水中的危险。十来个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顺梯而下,有的用手抓牢梯子,有的从车里往外拉人,给他们拦腰拴上绳子,一个一个地将落水者往上救。

身材瘦小的杨庆义,看到从车厢里拖出的一位妇女已失去知觉。他连忙蹲下身子喊:“快,把她放到我背上,我背她上去。”

浑身湿透的杨庆义,背着这位妇女艰难地往上爬。梯子已结了一层冰,滑溜溜的,梯档间隔又大,一不小心,就可能跌进两米多深的河里。桥上桥下的人们,心提到了嗓子眼,不错眼珠地盯着向上挪动的杨庆义。

77岁的杨玉春老汉流着泪叫道:“庆义,千万要挺住啊!”

杨庆义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成串地往下淌,梯子被压得嘎吱嘎吱直响。终于,他登完了最后一级梯子,一下子瘫倒在桥面上。

不到40分钟,31名落水者全部被救了上来。除少数送到医院和乡政府外,多数人被小韩庄的乡亲们接到家里。

接着,小韩庄人又开始打捞汽车和衣物,一直持续到下午四点。最后清点,旅客的东西一件不少,一分钱未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