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倾听群众的意见
书记处成立不到两个月,就开会专门讨论首都的工作,提出4条建议,要把首都建设成具有第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城市。
中央书记处的领导同志为了取得首都建设规划的第一手资料,在去年9月12日、10月1日和2日,特意邀请北京市委的领导同志一起,乘直升机,用了整整3天时间,对北京城郊的山区、平原进行察看。俯瞰大地,那光秃秃的童山岗峦,那逼近城区的黄色沙丘,使他们感到,绿化首都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了。
直升机发动机的轰鸣声使人头昏耳胀,一天连续乘坐七八个小时,连青年人都会感到筋疲力尽。但是,书记处的领导同志心里想的是怎样造福于人民,造福于子孙后代,想的是怎样搞好首都的建设,争取首都面貌三年一小变,五年一中变,十年至十五年有个大改变,顾不得身心劳累、头昏耳胀了。在石景山一带上空,尽收眼底的是,滚滚烟尘不断向城区扑去。东望北京城上空,就像盖着一口大锅。多么严重的污染!多么迫切地需要解决环境保护问题!
在察看途中,直升机曾在一些大队降落,书记处领导同志直接到生产队,同干部和社员们讨论了农业生产责任制、青年就业、农村自留地、多种经营、蔬菜生产、建设卫星城镇、造林种草、开展旅游事业等一系列问题。
去年10月18日,书记处领导同志就一封工人来信批评火炉涨价一事,写了一个批语,送给北京市委,希望市委处理市场上一些乱涨价的问题。批语说:“群众的意见一定要掌握住。许多问题一定要从改进我们自己的工作入手”,“对一个收入不多的市民来说,这就是一件大事了”。北京市委收到这份材料后,立即召开常委会,研究入冬前火炉供应和物价上涨等情况,并向书记处作了报告。以后,又组织检查组,还动员居民监督,检查全市物价,刹了一下当时乱涨价的歪风。
一个物价上涨,一个住房拥挤,这是首都人民关心的两大问题。但是,人们不解的是,一面是住宅紧张,可另一面,劲松、团结湖一带新建的住宅楼,由于供水、供气、供电设备不配套,住宅区商业网点太少,交通不便,还有施工单位占用新房等等原因,在已经盖起来的新楼群中,却有一批长期住不进去。
《北京日报》派记者调查了这个好几年都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调查材料反映到中央书记处,引起了重视。一位书记两次到住宅区,实地调查。接着,书记处在2月16日的例会上,专门邀请北京市和中共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参加,讨论了这个问题。北京市决定开展“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讨论和教育,做好新建住宅各种设施的配套工作。书记处赞同这种做法,同时做出决定:凡是因为收尾配套工程未搞好不能住人的,由北京市负责在3个月内搞好;完全建好能够住人的,建房单位一律要限期分配好。
书记处的决定,使劲松、团结湖一带新住宅区的工作重新活跃起来,竣工、配套也快了,分配、使用也快了。
“群众的意见一定要掌握住。许多问题一定要从改进我们自己的工作入手。”如今,成百上千件来自群众的意见,每天被送进中南海,送到书记处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案头;党的声音,党的决策,每天从中南海传向全国各地。
今年3月12日,植树节,是“九九”的最后一天,书记处和国务院的领导同志们吃过早饭,就来到中南海植树。他们扛起铁锹,穿着“解放鞋” 或布鞋,把一棵棵黄杨树苗植入中南海的沃土。中央领导同志参加绿化大地、改造自然的劳动,这件事唤起了人们多少回忆和憧憬!中南海郁郁葱葱的林木啊,它是我们党兴旺发达的象征。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株深深扎根于全国人民心中的幼苗,在党的培育下,必将成长为枝繁叶茂、花香果硕、挺立于世界之林的参天大树。(原载《瞭望》创刊号《中南海纪事》专栏)
(新华社北京1984年4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