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一“炒”,十里一“倒”,蔬菜“批发”环节多达五六道
记者追踪菜价,听到“炒菜”一说:从产地到菜摊,一般要经过三四道批发环节,有的要炒五六道。
在西直门农贸市场,记者遇到一位河南省光山县的贩菜农民。他自称是“三道贩子”。这位农民把从和平里批发来的蒜苗批发给他在大钟寺的老乡,他的老乡又批发给零售摊贩,几经倒卖,每公斤不到两元钱的蒜苗,到零售时价格就涨到六七元了。
来自四川的一个菜贩,不久前在大兴县前大营村以每公斤1元钱的价格收购了8筐韭菜,他把菜运到石景山古城批发,每公斤1.6元;古城地区的菜贩又把韭菜零售价提到每公斤2元左右。也就是说,“二道贩子”“三道贩子”联手把韭菜价格炒涨了一倍。难怪菜农说:“有的菜贩子太‘黑’,我们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他们‘倒’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