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村推进”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截至2016年3月底,余江县宅改第二阶段,在20个行政村展开的“整村推进”及“美丽乡村综合改革示范建设”进入收尾。11个乡镇及20个行政村的改革成果也逐渐统计出来。
2016年4月26日—29日,余江县宅改办分成两个组,对20个行政村的宅改工作进行了考核。根据这一阶段改革的统计数据,余江县委、县政府和余江县宅改办,梳理、盘点了本阶段的改革,归纳、总结出以下收获和问题:
在宅改的成绩方面,一是促进了有序退出。全县无偿、有偿退出宅基地5738宗,面积66.4万平方米。消除“一户一宅”超占面积3813户,占超占面积户数的74%;消除“一户多宅”2252户,占“一户多宅”户数的54%。二是美化了村庄环境。各个试点村土地复垦面积330亩,新修村内道路67千米、沟渠49千米,清运建筑垃圾9.8万吨,绿化村内面积21万平方米,260个宅改自然村村内绿化率达到20%以上,建设村民活动中心2.8万平方米,村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三是促进了节约用地。在中童镇徐张石丰村、杨溪金墩村、黄庄三港桥等50多个退出力度大的试点村,退出的宅基地可满足未来10~15年的农民建房用地。四是实行了有偿使用。通过由村民事务理事会主导,对超标准占用宅基地、“一户多宅”、继承等对象实行有偿使用,共收取有偿使用费373万元。五是收回了规划用地。目前已收回村庄规划内土地480亩,拆除影响规划房屋及附属建筑面积18.9万平方米。六是增加了集体收益。试点村已流转宅基地24户,面积3500平方米;择位竞价宅基地6宗,面积700平方米,集体获益4.2万元。七是转变了政风民风。在试点中始终坚持干部、党员、理事带头的原则,以实际行动服从和支持改革,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老百姓亲身感受到改革的正能量,既有效推动了试点工作,又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邻里和谐。八是拓宽了增收渠道。截至改革第二阶段完成,共拨付有偿退出补偿款670万元,户均增收430元。同时综合利用村庄内退出宅基地、空闲地,发展“一村一品”庭院经济、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等,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了农民就业创业,增加实际收入。九是推动了进城落户。通过宅改,制定完善了土地、财政、教育、保险、投融资、就业、创业等配套政策,引导、鼓励有条件的村民进城落户,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十是得到了政策支持。余江县的宅改工作,从一开始便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余江县相关部门共争取各类政策、项目20余项,落实资金6000余万元。这些政策和资金,为余江县的宅改以及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成绩很明显,但问题也很突出。“整村推进”阶段的宅改和“美丽乡村综合改革示范建设”所涉及的改革面显著加大。实际上,这一阶段的改革已经逼近了宅改的深水区,因此,许多第一阶段改革尚未触及的问题在这个阶段暴露了出来,一些前期还不明显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了严重、严峻的一面。主要问题大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有偿退出资金,村民得不到及时补偿,不愿退出,造成退出力度不大。二是宅基地拆除、建筑垃圾清运需要大量资金,而村小组无收入,乡镇暂借,财政压力大。三是有的村民事务理事会作用发挥不明显,村组干部存有观望、依赖、畏难思想,担心改革只是完成任务,缺乏长效性,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已进行了新农村建设的村庄。因为这类村庄基础条件较好,村内环境也比较整洁、优美,因此对于宅改和美丽乡村建设缺乏动力。四是一些自然村提出了农田、水利、土地增减挂等项目支持要求,但这些项目一时还不能尽快落地,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群众的改革积极性。
越到深水区,改革的难度自然就越大。对此,余江县的改革者倒是有心理准备。在充分地看到困难和问题的同时,他们也清楚看到了改革所带来的变化、所激发出的内生动力。那就是——尽管改革遭遇了诸多坎坎坷坷,但是通过宅改和“美丽乡村综合改革示范建设”,村庄道路变得宽敞了,倒屋烂舍、废弃厕所没有了,村庄环境大为好转,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群众宅基地私有观念也发生了显著转变,土地集体观念和集体意识增强了,保护耕地、爱惜节约土地的观念深入人心。干部、党员、理事带头改革,村风明显好转,老百姓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建房行为得到了规范,一户只能一宅,建房要严格按照规划,面积法定,理事会进行初审,逐级上报,审批后才能建房。那些原来因长期得不到重视而在现实中极为混乱的行为,通过宅改得到了初步却显著的扭转。这一切改变,都在不同程度上激发了普通群众对于宅改的认识和改革期待,从而为下一步的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
根据余江县宅基地改革试点的进度设计,在第二阶段“整村推进”的改革试点结束之后,将立即展开第三阶段的改革推进。前期第一阶段41个自然村以及第二阶段20个行政村的改革所总结成型的政策、制度和改革办法,将在第三阶段改革中全面落地。因此,在余江县改革者的设想和设计中,第三阶段是宅改全面推行的阶段,余江县所有的行政村和自然村,在这一阶段都将进入全面宅改。
第三阶段全面推行的宅改预计将于2016年底基本结束。按照国家2015年2月发布的“三块地”改革时间要求,2017年是改革的收官之年。因此,余江县宅改在2016年基本结束之后,整个2017年将进入宅改的完善提高和扫尾阶段。尤为重要的是,总结各项宅改经验、形成全面系统的宅改报告、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对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修改建议,都将在2017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