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村庄

最后的村庄

春涛乡的滩头村是宅改的最后一个村庄,这个村改革好了,宅改工作也就可宣告大功告成。

2015年始,余江在全国率先展开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县乡村组齐上阵、村民理事共参与的态势下,浩浩荡荡的宅改席卷全县1040个自然村。然而滩头村却是这1040个自然村最后宅改的,原因就是滩头村是全县宅改工作的难点与痛点。

春涛乡是三市交界,这边有句土话是这样说的:“东乡的坎头、余干的饭头、余江的滩头”,“三头”是民风彪悍的代表。再就是该村房族观念严重,这里有18个房族,就有18个“头手”,18个家族,每个家族之间还都存在相互制约的竞争关系,甚至很多家族之间历史上都有血债。所以余江宅改把这个“难啃的骨头”放在最后。

放在最后,“难啃的骨头”也得啃,这“尾”如能啃定“凤尾”,才算真正完成了这项改革之重任。

在宅改之前,村内没有一条水泥路,村内污水横流、内涝严重,牲畜粪便遍地、臭气熏天,村内宅基地十分紧张,房屋挨着房屋,汽车进不了村、电动车要挑路走,村民建房只能用独轮车推材料进村,村民有迫切改变的意愿,却苦于没有“主心骨”,群众意见不能统一,迟迟无法将宅改工作推进。

2019年初,春涛镇党委、镇政府发挥“党建引领、群众为基”的特色做法,广泛发动群众,村庄内435户老百姓,有429户签订了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申请书,和支持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承诺。组织选出村民们信得过的理事会,按照“一房一理事”的原则,共选举推荐了18名理事,保证了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发言人”,理事会成员都是村内德高望重的“头手”和老党员,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体虽“衰”,心却“盛”,经常开会研究政策到凌晨。

同时,成立滩头村“乡村振兴参事会”,发挥参事们的智慧,为家乡的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乡贤参事会的主旨是“参与不干预、参事不主事、出智出钱又出力”。

结合该村实际和大多数群众的意见,实行“两榜五公开”工作法,全面接受群众监督。“两榜”,即重大事项先发第一榜征求群众意见,修改定论后再发第二榜接受群众监督;“五公开”,即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工作安排上榜公开、农村宅基地管理政策和制度上榜公开、宅基地调查摸底情况上榜公开、村庄规划图上榜公开、所有结果上榜公开。确保了群众矛盾意见“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彻底改变了“有意改革、无心参与” 的旧格局。

随着春涛镇滩头村这个大型复杂村庄的宅改工作深入推进,余江宅改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得到了有力的佐证,也充分说明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我们没有办不成的事。

2019年6月18日—19日,江西省委书记刘奇来到鹰潭市余江区潢溪镇渡口村,实地察看宅改与秀美乡村建设协调推进情况,要求提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持续巩固改革成果、提升建设成效。宅改和秀美乡村建设中,农民怎么想、还有什么困难?刘奇十分关注。他还选择了一个“后进村”现场解剖。

与省委书记面对面,吴新卫、吴炳华等滩头村民一五一十诉说了这些年村里“后进”原因、村民真实想法和诉求。他们告诉刘奇,村里宗族分了十八房,村民意见不易统一,宅改启动了两次都做不下去。后来看到旁边村子通过宅改、秀美乡村建设,变漂亮了变好了,大家也都心动了。

刘奇边听边记边聊,与村民们互动交流。刘奇说,最根本的是倾听群众心声、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让每位村民都迸发主人翁热情,投工投劳共建美丽家园。规划要做好,建设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要贴近村民需求,不能华而不实,装门面、充好汉。

“你们干出成绩来,下次我再来村里做客。”如今滩头村按照村民的意愿,变得越来越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