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膝塘村的宅改
平定乡耙石村鹤膝塘村小组的宅改,在第三批宅改村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鹤膝塘村的宅改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主要得益于该村有一个坚强的村民事务理事会,以及一位想干事、能干事、敢负责的理事长。
鹤膝塘村位于平定乡政府以西,村庄坐南朝北,左右一边一座石头岭,背靠一整块黄土岭,有“太师椅”之说,村前是百亩莲塘。据村民介绍,鹤膝塘得名,源于白鹤在塘中觅食,水刚没膝而来。因此,鹤膝塘既是村前池塘之名,也是村庄的名字。
鹤膝塘共有156户、680余口人。宅改启动后村民事务理事会摸底调查的数据显示,全村“一户一宅”47户、“多户一宅”8户、“一户多宅”101户。仅从这些数据上就可看出,鹤膝塘的宅改任务艰巨,工作量很大。
从这个村的历史情况来看,在这个村推进宅改也让人非常头疼。鹤膝塘村十三年没有召开过一次群众会议,没实施过电网改造,满村都是危房,没有一条好路走。整个村放眼望去一片破败颓废的景象。
另外,这个村民风彪悍。村民介绍,村里这些年没出几个人才,宅改基础比较差。正是这个原因,平定乡在挑选第三批宅改试点村的时候,鹤膝塘村也没有进入考虑之列。
虽然村里宅改基础不好,但是鹤膝塘村却有一位想干事,想通过宅改彻底改变村风村貌的人。这个人,就是鹤膝塘村的村民事务理事会理事长吴华斌。
吴华斌是土生土长的鹤膝塘村人。看到邻近很多村通过宅改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精气神也大变样,吴华斌心里万分焦急。
与店上洪家村一样,吴华斌一开始也去村委会、去乡里主动要求在鹤膝塘村推行宅改,因村里基础差而被婉言拒绝。但这样的挫折,却越发激起了他要通过宅改彻底改变鹤膝塘村脏乱差村貎的愿望。吴华斌与村里其他几位理事一起,详细草拟了村里的宅改思路和方案,与村委会和乡里反复沟通。他们的执着和真情,让乡里负责宅改的领导极为感动,终于同意把鹤膝塘村列入第三批宅改试点。
鹤膝塘村民事务理事会共有5位理事,人不多但非常团结。宅改中,5位理事密切配合、同心协力,遇到困难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以自己的辛勤汗水和真情付出,在鹤膝塘村父老乡亲面前树立了榜样,使宅改顺利推进开来。鹤膝塘村民事务理事会,被誉为平定乡最团结、组织建设最完善的理事会。
没有宅改启动资金,5位理事每人拿出了6万元。宅改一开始得不到村民理解支持,吴华斌等人顶着村民的白眼、咒骂,苦口婆心地反复上门做工作。他多次走访村里在外务工的村民,来向他们宣讲宅改政策和宅改给村里带来的好处,并通过见过世面的这些村民,来给留在村里的父母亲戚做工作。在他的诚心感动下,在外的很多村民都以不同方式为村里的宅改出谋献策、擂鼓呐喊。
吴华斌带领理事会成员将村里的猪牛栏等附属房、危房和“一户一宅”、“一户多宅”的情况一一摸清,对户数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摸排、认定,向全体村民公示。
经过调查摸底和多次酝酿讨论,确定了多宅、超占对象,明确了危房和附属房必须拆除,多宅、超占视情况而定,选择退出或缴纳有偿使用等具体操作办法。
在吴华斌等理事会成员的艰苦努力下,鹤膝塘村宅改很快就见到了成效。宅改之前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泥石路不见了,从东到西,村里增加了4条进村的水泥路;荒置、危旧的老宅被推平,利用宅改腾退出的土地,鹤膝塘村在最好地段给老年人建起了“幸福楼”,还兴建了8个集中牛舍。新村的规划也逐渐展开,村前荒芜了多年的水塘经过治理,目前已是绿水莹莹、鱼儿畅游。通过宅改,鹤膝塘村一改之前脏乱差的村貌。一幅新农村的靓丽图景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