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次、三步走、三阶段”
2016年3月29日,《深入推进“一改促六化”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方案》,由余江县委、县政府正式发布。该方案在此前“六化同步”方案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丰富与提升,成为余江县在宅改第三阶段,也即宅改全面铺开阶段的战略指导文件。
在改革指导思想上,该方案明确“以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统领,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打造全省最干净城乡为突破口,围绕农业发展现代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村庄面貌靓丽化、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村治理规范化‘六化’建设,科学统筹推进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和农民生活融合发展,着力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提高农村发展质量,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生态优良、农民生活富裕”。
在工作思路上,该方案总结、吸收宅改前两个阶段的探索实践经验,设计了“三层次、三步走、三阶段”逐步推进的工作框架。
所谓“三层次”,是将“一改促六化”阶段的改革,按照改革的层级分为“全县统一规划设计”“一般村点标准建设”“整合项目六化提升”三个层次,逐层推进。
所谓“三步走”则是,第一步,国道、省道沿线重点打造。具体做法是选取余江县境内的国道320线、国道206线、省道207线沿线的19个示范村进行示范打造。第二步,宅改“整村推进”阶段的25个行政村进行全面提升。第三步,全县铺开。
所谓“三阶段”,则依然延续了前期改革试点阶段的成功经验,将“一改促六化”阶段的改革进程分成了三个阶段,顺序推进:
一是前期准备阶段,时间设定为2016年3月—2016年4月。在这一阶段,要根据农村不同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逐村逐户开展调查摸底,把各实施村的人口、户籍户数、宅基地情况、村内道路、沟渠整治、活动场所等基本情况统计造册并归档。同时制定实施方案,选取示范建设村、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细化任务、广泛宣传,为下一步的组织实施做好准备工作。
二是组织实施阶段,时间设定为2016年4月—2017年10月。这一阶段是改革的全面推进阶段,主要任务有:一、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各牵头单位、各乡(镇、场)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结合宅改在示范村先行先试,开展倒塌、废弃房屋和附属设施的拆除,配套推进其他各项工作。二、加强调度和督查,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三、召开现场会、推进会,学习交流,共同提高。四、大力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做法经验,确保工作任务按时有序推进。五、制定工程后续管理办法,建立日常管理机制,巩固建设成果。
三是验收总结阶段,时间设定为2017年11月。按照国家的时间规划,2017年底“三块地”改革将全面收官。在余江县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时间表上,2017年底的几个月也将是宅改的全面总结阶段。因此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各实施村项目完成情况、工程质量情况、资金管理情况、档案收集等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和目标考核;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实践经验。
“三层次、三步走、三阶段”逐步推进的工作框架,典型地体现出“点、线、面”分步推进的清晰改革思路,展现了余江县改革者的宏观视野和超强的工作把控能力。
在出台“一改促六化”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方案的同时,余江县还同步出台了“六化”的各分类实施方案,分别是:《关于推进农业发展现代化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基础设施标准化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关于推进村庄面貌靓丽化实施方案》《关于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农村治理规范化实施方案》。
这六个实施方案除按照“一改促六化”总体方案的要求和时间安排,相应设定了“六化”各自的时间进度和推进步骤外,还具体拟定了各自的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以及详细的工作流程图,从而使得“六化”具体的实施单位,能够明确自己所负责领域的任务、明确自己承担的责任、明确自己领域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目标。
例如,以下即是《关于推进基础设施标准化的实施方案》所列出的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以及工作流程图,从中可以清楚地知晓基础设施标准化的内容、负责实施的单位,以及如何推进相关工作。可以说,即便不看实施方案原文,仅依靠这两份清单一个工作流程图,就能够明确知晓自己的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