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地”改革提速

一 “三块地”改革提速

2016年9月,夏日酷暑逐渐进入尾声,一年中气候最好的季节即将来临。

顶着迟迟不愿离去的热浪,余江县委书记路文革、常务副县长李灿刚、余江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蔡国华以及县宅改办的许华一行四人,暂时离开正在紧张推进宅改的余江,匆匆赶赴北京。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参加国土资源部组织召开的“进一步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任务部署会议”。

余江县的宅改至今已经推进了近两年,目前正在处于“一改促六化”的阶段,第三批宅改试点已经全面展开,第四批试点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此番赴京参加国土资源部召开的会议,余江县委书记路文革将代表余江县,做宅改工作汇报,同时,承担其他改革任务的兄弟县市,也将就改革工作展开交流。余江县的宅改会获得怎样的评价?其他县市的改革有什么成功经验和教训?一想起这些,余江县的四位改革者有些兴奋又有些许紧张。

9月21日,会议如期举行。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赵龙主持会议。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土地副总督察张德霖,代表国土资源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此次会议上做了动员部署讲话。

在国家“三块地”改革试点历程中,此次会议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从这一次会议开始,持续了近两年的“三块地”改革进程,开始了第一次大幅提速。

会议上,张德霖传达了中央关于“三块地”改革的指示精神——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增强改革试点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更好地实现改革目标,中央日前批准进一步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在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粮食生产能力不减弱,农民利益不受损”4条底线的前提下,把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扩大到现有33个试点地区,宅基地制度改革仍维持在原15个试点地区。

这次改革提速,即是后来被称为的“试点联动”。自此开始,33个参加试点的县市区将告别承担单独一项改革任务的阶段,转而承担两项或三项改革任务。而原本承担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一项任务的余江县,按照中央的部署,则新增加了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两项任务。“三块地”改革,在余江县一下子凑齐了,改革担子猛然加重。

张德霖在讲话时指出,中央决定在现有33个试点地区中进一步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任务意义重大,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改革试点目标,更好地维护群众权益,形成可复制、能推广、利修法的制度性成果,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抓好落实。他强调,进一步统筹协调推进三项试点,关键在“统筹协调”,目标在“制度成效”,重点在“积极推进”,必须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正确把握好这项工作的总体要求。一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新思想、新要求。二要继续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试点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把握正确方向,坚守改革底线,维护农民权益,坚持循序渐进。三要着力统筹做好三项试点任务的统筹协调推进,做好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相关改革的统筹协调,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的综合效应。四要把“试制度、试成效”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着眼于形成可复制、能推广、利修法的制度性成果,着眼于对全局的改革示范、突破和带动作用。五要处理好试点探索与修法的关系。要边试点边梳理制度性问题,为法律修改提供好的思路和建议,要加强对试点探索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同时法律修改和试点要相向而行、同步推进。

会议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浙江省德清县、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四川省郫县、甘肃省陇西县、安徽省金寨县、江西省余江县、湖北省宜城市、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9个试点地区先后做了交流发言。9个试点地区在各自所承担的“那一块地”的改革中都不乏亮点,兄弟县(市、区)的做法,让余江县的四位参会者收获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