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向对抗

一、走向对抗

欧盟和俄罗斯在橙色革命中的冲突可以追溯到乌克兰总统大选。由维克托·尤先科领导的反对派将加入欧盟作为其竞选活动的核心内容。他们为乌克兰在欧洲的未来发出感性的诉求,让选民在欧盟和俄罗斯之间做出选择。长久以来,欧盟并不看重与乌克兰的关系,所以欧盟与俄罗斯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也并不在此。然而,2004年5月欧盟东扩后,乌克兰随即成为欧盟的邻国,这改变了欧盟对乌克兰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在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和石油的过程中,乌克兰是重要的中转国。

维克托·亚努科维奇并没有把与欧盟建立密切关系作为竞选活动的核心内容。这位亲俄候选人得到了克里姆林宫的大力支持,他把与俄罗斯融合作为自己政治计划中的关键要素。他的亲俄立场还体现在他希望乌克兰加入“单一经济空间”(Single Economic Space,简称SES)(在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之间建立一片自由贸易区)的愿望上。在欧盟和俄罗斯就乌克兰问题展开的竞争中,“单一经济空间”的建立成为主要争论的焦点之一。2004年4月,欧盟扩大委员会委员京特·费尔霍伊根称,如果俄罗斯想与欧盟保持良好关系,就应该放弃“单一经济空间”计划。[1]

相比之下,尤先科则刻意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亲欧的候选人。9月10日,他在西方媒体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自己希望乌克兰加入欧盟的三点理由。第一,他批评欧盟将乌克兰排除在欧洲之外。他宣称,自从欧盟东扩以来,乌克兰人一直感到孤单,因为他们“担心欧洲一体化止步于我们的西部边境,这实际上只是在创造了一条新的分界线”[2]。他补充说:“在东方的我们是欧洲政策的对象,这些术语让我们感到刺耳,因为我们一直认为自己是欧洲的一部分,而不只是‘邻居’。”第二,他认为,欧洲被划分为两个势力范围,在这两个势力范围之内,乌克兰有被普京蛊惑的危险。尤先科警告说,“欧洲有两极分化的危险……一极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一极在莫斯科”[3]。他提到,与乌克兰政治走向有关的局势日益紧张,并称总统大选将会是“乌克兰不断纠结的一次高潮,乌克兰一直在考虑着是要亲近欧洲还是亲近俄罗斯”[4]。第三,他说乌克兰反对派是欧洲价值观的维护者。他强调,自己欣赏欧盟所代表的价值观,并表示他和他的支持者将努力让乌克兰成为一个“真正团结的欧洲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完全没有分界线的欧洲。这样的乌克兰将不仅会传播欧洲价值观,而且会将其传播到国外”[5]。尤先科称,乌克兰对欧洲价值观的传播“将阻止在东边建立‘另一个欧洲’的企图”,显然,这是在批评计划中将要创立的“单一经济空间”[6]

三周后,亚努科维奇在同一份报纸上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这显然是对尤先科的巧妙回击。他提出了两个论点。首先,他强调,他参加竞选活动的核心不是令乌克兰成为欧盟的一员,并宣称基辅已停止敦促布鲁塞尔让乌克兰加入欧盟。相反,他建议通过签定两到三年的协议来发展乌克兰和欧盟之间的关系,解决贸易等具体问题。他强调了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历史关系,以此来解释他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的原因。亚努科维奇称,乌克兰“一直都是‘另一个欧洲’,拥有自己的信仰、历史和家园……(在欧洲内),一个人如果没有历史记忆、没有坚持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精神,就不可能获得承认……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欧盟和俄罗斯之间)没有选择。我们与俄罗斯有着文化和血缘的纽带”[7]。第二,他认为乌克兰在融入欧洲的同时,应该与俄罗斯加强经济合作。[8]

克里姆林宫毫不掩饰对维克托·亚努科维奇的支持。2004年夏天,当俄罗斯的“政治技术专家”前往基辅时,俄罗斯对乌克兰选举的政治干预已经变得明显起来。[9]经由克里姆林宫的重要战略顾问格列布·帕夫洛夫斯基安排,双方政界和实业界人士在基辅一个名为“俄罗斯俱乐部”(Russian Club)的智库所在地进行了会面。[10]一位批评“俄罗斯俱乐部”的人士谴责说,就俄罗斯在竞选中对亚努科维奇的支持来看,这只不过是“莫斯科人物对乌克兰进行合法干预”的幌子。[11]

普京总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参与亚努科维奇的竞选活动。首先,10月26日,也就是第一轮选举的前五天,普京前往乌克兰,参加11月基辅从德国法西斯侵略者手中获得解放60周年的庆祝活动。其次,在一个名叫《弗拉基米尔·普京直播》(Vladimir Putin Live)的互动电视节目中,普京在一次访谈上赞扬了亚努科维奇的成就,乌克兰所有主要国家电视台都播出了此次访谈。[12]广播公司收到的观众提问大约有8000个。[13]普京对亚努科维奇的支持似乎取得了成效,他在第一轮选举中取得的成绩略优于对手尤先科。[14]

克里姆林宫之所以支持亚努科维奇,是因为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存在的经济关系,以及乌克兰在俄罗斯区域一体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2003年2月23日,即将离任的乌克兰总统列昂尼德·库奇马、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哈萨克斯坦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和普京达成了一致意见,要就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议起草一份文件。[15]2004年9月,在阿斯塔纳(Astana)召开的一次首脑会议上,他们签署了建立“单一经济空间”的文件。文件内容包括在各个领域的贸易政策、协调贸易法以及建立一个独立的跨国委员会,该委员会旨在规范贸易和关税。[16]对俄罗斯来说,“单一经济空间”是一种推动力,能帮助巩固其在后苏联空间的影响力。

库奇马以阿斯塔纳首脑会议为契机,向即将到来的为总统大选投票的选民们传达信息,告诉他们乌克兰将从“单一经济空间”的建立中获益。他说,乌克兰将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地区经济结构”[17]。库奇马认为,“单一经济空间”对乌克兰来说是加入欧盟的替代品。在解释为什么不介意欧盟未将乌克兰视为潜在成员时,他提到了自己对乌克兰加入欧盟的保留意见。他说,由于在2004年5月已经进行了扩张,因此欧盟并没有为乌克兰的加入做好准备。他认为,欧盟很可能会因自身的扩张而感到不知所措,并对此观点进行了强调,说“愿上帝保佑欧洲,处理好十个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并在家门口与土耳其详细讨论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问题”[18]

对于“单一经济空间”计划的发起,俄罗斯政界精英们有着不同的动机。一方面,普京把这一自由贸易区比作欧盟,指出“单一经济空间”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根据普京的说法,“单一经济空间”能够改善其成员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让他们比“普遍数据中的欧洲公民”更为富裕。[19]他预测,“单一经济空间”成立大约10至12年后,其成员国将建立一个“统一的经济系统,就像欧盟一样”[20]

另一方面,克里姆林宫的政治顾问格列布·帕夫洛夫斯基则强调,“单一经济空间”可以让俄罗斯与欧盟交往时更具政治影响力。他把“单一经济空间”设想成与欧盟抗衡的力量,声称这将使俄罗斯在与欧盟谈判时更为强大。据帕夫洛夫斯基称,面对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组成的主导性的“三驾马车”,“欧盟将不再命令我们……现在,欧盟和我们说话时是这样的:‘你们为什么不执行布鲁塞尔第735号法令?为什么不尽快执行?’在创建‘单一经济空间’之后,欧盟将不得不与我们就真正的一体化进行谈判……因为这将是强者之间的谈判。作为弱者,我们在谈判时总是会输”[21]

帕夫洛夫斯基提到,欧盟在与俄罗斯交往时行径独断,这表明他认为,欧盟与俄罗斯沟通其治理原则时,倾向于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克里姆林宫并不愿采纳欧盟强加的价值观或原则。相反,克里姆林宫努力在其对内和对外政策上保持自主,这在《俄罗斯中期战略》和《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中都得到了明确体现。两份文件均否认俄罗斯有任何想要与欧盟发展更为密切的关系或者与之进行一体化的意图。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这种疏远,是双方1999年后从相互示好转向对抗的最初迹象。1999年时,叶利钦总统和切尔诺梅尔金总理还曾对俄罗斯不是欧盟成员国表示遗憾(参见第2章和第3章)。[22]

乌克兰总统大选期间,建立“单一经济空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这一点在9月15日尤先科和亚努科维奇之间的电视辩论中表现得很明显,这场辩论发生于9月15日,在第一轮选举之前两个月左右。亚努科维奇强调了他对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支持,他说这是“我们的前景,我们正在为此努力……这是迈向未来的一步,迈出这一步后,我们将有机会维持现有的经济水平”[23]。与亚努科维奇相比,尤先科强烈反对建立“单一经济空间”,他更愿意看到乌克兰的未来与欧盟保持一致。尤先科不赞成库奇马政权下的乌克兰执政者,他们在欧盟和俄罗斯之间左右摇摆。他批评乌克兰政界人士“冲到布鲁塞尔宣誓效忠于欧盟和欧洲的价值观。然后,就在供暖季节马上到来之前,同样的一群人涌向莫斯科,在那里说他们不想与欧洲有任何关系,并抱怨称我们在那里不受欢迎,而且发誓支持(‘单一经济空间’)”[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