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伙伴关系协议》续签的僵局
拉赫蒂峰会的典型特征是能源政策和人权方面的冲突,这也给欧盟和俄罗斯续签《合作伙伴关系协议》的谈判蒙上了阴影。这种伙伴关系旨在为政治对话提供适当的框架,加强这些国家的民主,发展其经济,包括促进其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并鼓励贸易和投资。[51]欧俄《合作伙伴关系协议》为两者关系制定了指导原则,例如贸易自由化、统一标准和政治对话,以换取继续进行改革。《合作伙伴关系协议》于1997年生效,有效期至2007年12月1日,届时将自动续签,除非缔约方中有一方对目前形式的协议不满意并设法加以审查。一些欧盟人士将《合作伙伴关系协议》的到期视为一个机会,将其续签的条件设定为俄罗斯人权记录的改善和能源政策的开放。欧盟内部的这一争议因“新”欧盟成员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而加剧,进一步恶化了欧俄关系。谈到这些冲突,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兼驻欧盟大使奇若夫说:“对任何人来说,与欧盟打交道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自欧盟东扩以来,情况变得更糟了,尤其是涉及俄罗斯。一些新成员国把过去的阴影带进了欧盟。”[52]
由于欧盟和俄罗斯在协议条款上存在分歧,《合作伙伴关系协议》的条款变得更具争议性。《合作伙伴关系协议》规定了作为伙伴关系基础的“共同价值观”方面的道德义务。根据条款二:“尊重民主原则和人权……不仅支撑政党内部和外部政策,而且是促成伙伴关系,完善本协议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53]根据希斯基·哈乌卡拉所说:“《合作伙伴关系协议》的目的是通过与欧洲模式一致的规范和价值观,提高俄罗斯与欧洲实践的基本兼容性。”[54]哈乌卡拉关于《合作伙伴关系协议》条款层面的论述得到了证实,因为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俄罗斯并不认同协议中所谓的“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因此一些欧盟官员敦促延长协议。欧洲议会里欧洲自由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联盟领导人格雷厄姆·沃森(Graham Watson)提出在俄罗斯接受法治的条件下支持续签。沃森呼吁:“等到自由、透明度、法治和投资者的法律确定性建立起来,欧盟再与俄罗斯签订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协议》。”[55]他补充道,关于《合作伙伴关系协议》续签的讨论“是欧盟与俄罗斯就人权问题进行认真对话的独特机会”[56]。尽管沃森呼吁对俄罗斯保持强硬的态度,但是由于欧盟内部对《合作伙伴关系协议》的续签存在分歧,欧盟未能在为未来与俄罗斯的关系奠定基础的谈判中保持坚定立场。
续签《合作伙伴关系协议》有一个障碍,即要求所有欧盟成员国在该协议生效前同意并签署该协议。[57]欧盟东扩后,“成员国一致通过”的要求成为欧盟更为严重的绊脚石。这种扩张导致了新、旧成员国在政治利益方面的分歧,从而使欧盟的决策复杂化。波兰欧洲事务部长维托尔德·索布科(Witold Sobkow)哀叹道:“与新成员国相比,较大的、老成员国更能捍卫自己的利益。”[58]他还表示:“欧盟成员国之间不能相互理解。欧盟15国和10国之间仍然存在这种分歧。”[59]很明显,他指的是波兰否决开启《合作伙伴关系协议》谈判。他表示:“如果欧盟15国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是可以的,但如果我们这么做,我们就成为‘绊脚石’。”[60]自欧盟扩张以来,围绕其制定一致外交政策的能力,欧盟内部的紧张局势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辩论。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长济吉曼塔斯·帕维里奥尼斯(Zygimantas Pavilionis)对此表示肯定,称这是“检验欧盟能否有效捍卫每个成员国利益的试金石”[61]。
芬兰担任欧洲理事会轮值主席国期间,曾竭力阻止波兰政府否决开启《合作伙伴关系协议》谈判,这是因为波兰与俄罗斯在对俄出口肉类食品问题上存在争议。在商讨续签《合作伙伴关系协议》的欧俄峰会召开的四天前,欧洲理事会主席万哈宁在会见波兰总理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Jaroslaw Kaczynski)时强调,一些欧盟成员国希望波兰“以团结的名义”软化立场,因为他们认为这对“(就《合作伙伴关系协议》)问题与俄罗斯展开谈判非常重要”[62]。为了尽快解决争端,卡钦斯基向波兰政府保证,欧盟会在肉类出口问题上给予支持。当时,欧盟委员会的食品检查员正在调查波兰肉类加工厂的情况。此前,俄罗斯曾指控华沙(波兰首都)利用虚假卫生文件向俄罗斯出口劣质肉类。因此,俄罗斯对波兰肉类实施了进口禁令。[63]欧盟委员会表示支持后,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Lech Kaczynski)的副国务卿兼外交政策顾问安德烈·克拉韦茨(Andrey Kraweyz)宣布,欧俄峰会最终还是要举行。他还表示:“希望这会是我们的胜利。”[64]
波兰和俄罗斯的贸易争端给这次峰会蒙上了一层阴影。波兰政府重申,由于与俄罗斯存在争端,波兰将否决进行有关《合作伙伴关系协议》的谈判。自2005年以来,这一直是冲突的根源。[65]欧盟和俄罗斯领导人只关注波兰的否决对欧俄关系的影响,而未能解决由前克格勃特工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Alexander Litvinenko)在峰会前一天中毒身亡所引发的人权问题。利特维年科是一名反普京政权的异见人士,也是调查波利特科夫斯卡娅死因的人。利特维年科在临终前表示,普京应对他的中毒事件负责。[66]担任欧洲理事会主席的芬兰总理万哈宁不确定是否要在欧俄峰会上提出利特维年科一案。他表示:“事实上,我们对这件事不太了解。”[67]一位欧盟官员也作了类似的发言,他代表欧洲理事会主席国丹麦起草一份关于别斯兰2004年人质危机的声明。该官员承认这项任务的艰难,因为主席国没有充分了解别斯兰悲剧的发展和情况。[68]利特维年科案和丹麦欧洲理事会主席国关于别斯兰人质事件的声明表明欧俄关系的影响力。由于缺乏或延迟来自俄罗斯当局的信息,欧盟在此类情况下的官方回应可能受到阻碍。语言障碍可能是信息缺乏的原因,但也可能是因为俄罗斯的利益在于维护其国内政治的自主性。
在峰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就波兰和俄罗斯的争端产生分歧。在普京批评波兰政府将这个“完全技术性的问题,即波兰和俄罗斯在肉类进口问题上的争端,与欧俄关系的整体情况联系在一起”之后,万哈宁还将波兰和俄罗斯的争端斥为“完全技术性的,绝非政治性的”争端。[69]另一方面,巴罗佐反对万哈宁,他谴责俄罗斯对波兰实施肉类进口的禁令是“不合适的”[70]。在峰会上,他曾敦促普京解除禁令,因为欧盟委员会对波兰肉类生产工厂的调查提供了证据,证明俄罗斯对肉类质量不好的担忧是没有根据的。[71]
普京认为欧盟内部的分歧是《合作伙伴关系协议》续签出现问题的根源。他表示,欧盟“尚未就《合作伙伴关系协议》出现的问题表明立场”。他补充说道:“俄罗斯准备开启谈判。延期不会对欧盟和俄罗斯之间的整体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我们每年都会延长文件期限,这样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就不会在法律上产生分歧。我们将保持耐心,等待和欧盟达成一致立场,最后希望我们都能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贡献。”[72]
普京声称欧盟委员会在欧盟外交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强调:“欧盟内部立场一致时,(欧盟和俄罗斯)就会用一个声音说话。”[73]他说道:“当然,在欧盟委员会尚未获得授权的领域就比较困难——我们必须与欧盟每个成员国共同解决这个问题……”[74]普京的声明表明,他认为欧盟委员会在指导欧盟对俄外交政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俄罗斯政治精英就能源政策等一些问题与欧盟个别成员国进行谈判,这进一步导致欧盟内部无法形成共同立场。
记者们在新闻发布会上比欧盟领导人更具对抗性,就利特维年科中毒事件和波利特科夫斯卡娅谋杀事件质问普京时,普京再次使用了“tu quoque”(你也)的措辞,指责欧洲虚伪。他说:“我们不应该忘记,类似的案件不仅发生在俄罗斯,在其他欧洲国家,也有一些众所周知的政治谋杀案尚未得到解决。这是我们的共同问题。”[75]鉴于此次峰会是在波利特科夫斯卡娅被谋杀约一个月后举行的,普京影射其他欧洲国家也存在政治谋杀一事引起了争议。普京有意将焦点转移到对欧洲内部安全构成威胁的问题上,他继续说道:“让我们看看在几个欧盟国家发生的黑手党事件,他们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系统地摧毁执法机构、法官、检察官、调查人员、记者和政治人物的代表事件。在欧洲国家,抓捕这些黑手党需要几十年的时间。”[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