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欧盟示威运动(Euro-Maidan)回顾:欧盟与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冲突

一、亲欧盟示威运动(Euro-Maidan)回顾:欧盟与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冲突

2009年5月启动的“东部伙伴关系”计划是一项波兰和瑞典倡导的欧盟与其六个“东部”合作伙伴(包括乌克兰)进行更紧密融合的倡议,这增加了欧盟在后苏联空间的影响力。[2]根据欧盟委员会主席若泽·曼努埃尔·巴罗佐的说法,“东部伙伴关系”计划旨在支持合作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协助这些潜在的欧盟成员国家推进现代化进程,使这些国家与欧盟更亲近,同时尊重每个国家选择的一体化程度。[3]但是这个选择不符合俄罗斯政府的利益,该协议的代价是疏远俄罗斯。2004年,在橙色革命之前和革命期间,普京强烈反对在《联合协议》和《自由贸易协定》(Deep and Comprehensive Free Trade Agreement,简称DCFTA)的框架下进一步推进欧盟与乌克兰的一体化。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计划,在橙色革命取得胜利后,乌克兰投靠欧盟,《联合协议》是欧盟为实现全面一体化而“提出的最具野心的协议”[4]

欧盟旨在与乌克兰加强一体化的目标对乌克兰、俄罗斯与欧盟的三角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一方面,《联合协议》的签署使乌克兰向布鲁塞尔倾斜的政治取向逐渐制度化。另一方面,继橙色革命引发了自1999年以来的首次政治危机的十年后,围绕乌克兰外交政策方向的斗争,欧盟与俄罗斯关系进入了新一轮的冲突。俄罗斯执政者立即对欧盟逐渐加强的力量做出回应,加强与基辅的政治和经济关系,还给乌克兰总统维克托·亚努科维奇施加压力,要求乌克兰拒绝签署欧乌《联合协议》。亚努科维奇迫于俄罗斯的压力,在2013年11月28日至29日的维尔纽斯峰会上放弃与欧盟签署《联合协议》。[5]

在维尔纽斯峰会召开三周前,普京总统表露出反对欧乌《联合协议》的迹象。普京要求亚努科维奇“冻结”欧乌《联合协议》,并就该协议在欧盟、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可行性进行三方会谈。[6]普京的建议将为有关乌克兰未来政治走向的联合谈判提供框架。由于欧盟和俄罗斯对发展与乌克兰关系的看法相左,谈判既困难又漫长,但这将提供一个机会,防止局势升级和暴力活动,这些暴力活动曾令乌克兰发生动荡。

俄罗斯的几位政界人士加入了普京的批判战队。普京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顾问谢尔盖·格拉兹耶夫(Sergei Glazyev)谴责欧盟通过“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将自己的一体化规则强加给它的东部伙伴。[7]俄罗斯的政界人士就欧盟对乌克兰的干涉提出不满,欧盟与俄罗斯之间新出现的冲突变得愈发明显。在维尔纽斯峰会召开的三天前,格拉兹耶夫宣称,西方一直在利用其在乌克兰的“代理人”签署《联合协议》。格拉兹耶夫间接谴责了橙色革命期间欧盟的外交政策,他表示:“在这场革命以及基辅最近的亲欧盟示威期间,抗议者得到了欧盟的资助。”[8]他呼吁乌克兰,如果不想成为布鲁塞尔的“殖民地”,就该抵制欧盟的“敲诈勒索”,加入欧亚联盟。欧亚联盟(Eurasian Union)是俄罗斯、亚美尼亚、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一个一体化经济项目。[9]

比起谢尔盖·格拉兹耶夫,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列昂尼德·斯卢茨基(Leonid Slutsky)对“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反对更加直接。他严厉谴责该协议是将后苏联国家公然从欧亚计划中分裂出来的一种策略,西方所谓的“两极化”实际上是半殖民地化。[10]这明确暗示了俄罗斯政府计划创建欧亚联盟。因此,斯卢茨基谴责欧盟单方面诱骗六个东部伙伴成员国与布鲁塞尔更紧密地融合,这损害了克里姆林宫在欧亚联盟的预期融合。数日后,与乌克兰的《联合协议》也因其负面的经济影响而受到批评。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谴责签署该协议“不仅对今天的乌克兰无利可图,而且(有)风险……与俄罗斯贸易模式改变有关的严重经济损失以及在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出现的社会经济危机,将会在明天真正到来”[11]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对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加以谴责,反映了欧俄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冲突加剧。在11月25日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巴罗佐和范龙佩提出了四点,表明欧盟强烈反对俄罗斯介入乌克兰政治。第一,他们表示,乌克兰人民愿意与欧盟结盟,而不是与俄罗斯结盟。根据巴罗佐和范龙佩的说法,乌克兰公民最近几天再次表明,他们完全理解并接受欧盟的历史性质。因此,他们强烈反对俄罗斯在这方面的立场和行动。[12]第二,巴罗佐和范龙佩说他们“意识到了乌克兰正在经历的外部压力,但他们相信……这种(欧乌)合作关系带来的长期利益会打消短期的顾虑”[13]。第三,巴罗佐和范龙佩表示,乌克兰应该自行选择其未来的政治方向,“欧盟不会强迫乌克兰和其他任何合作伙伴在欧盟或任何其他区域实体之间做出选择,由乌克兰自由决定他们想要与欧盟达成怎样的合作”[14]。第四,他们强调《联合协议》和《自由贸易协定》都不会对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相反,他们表示协议“不会以牺牲我们的东部伙伴与俄罗斯等其他邻国之间的关系为代价。‘东部伙伴关系’计划是双赢的,我们都将获益。欧盟随时准备向俄罗斯说明与邻国增加贸易和交流的互利影响,同时充分尊重东部伙伴的主权和独立,并尊重《联合协议》和《自由贸易协定》的双边性质”[15]

巴罗佐和范龙佩的声明遭到普京总统的严厉拒绝。在与意大利总理恩里科·莱塔(Enrico Letta)会晤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普京提醒欧盟不要对俄罗斯的政策发表看法:“布鲁塞尔的朋友们,我的好朋友们,请不要对俄罗斯发表评论。”[16]第二天,普京的言论传开,俄罗斯政府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驳回了欧盟官员对俄罗斯利用政治勒索阻止乌克兰签署《联合协议》的指控。佩斯科夫认为,“讨论受到了胁迫是不恰当的”[17]

尽管俄罗斯政府否认对乌克兰施加了压力,但维尔纽斯峰会提供了俄罗斯强迫亚努科维奇放弃签署《联合协议》的证据。亚努科维奇总统迫于峰会的压力做出了回应,他在会上呼吁欧盟做好准备将俄罗斯纳入欧乌自由贸易协定。他呼吁欧盟制定一项“协调的行动计划,旨在消除与俄罗斯和其他关税同盟成员国在贸易和经济合作方面的矛盾,这里的关税同盟指的是在乌克兰和欧盟之间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18]

亚努科维奇表达了普京希望通过联合俄罗斯来推进欧乌一体化的愿望。他说,普京将“感谢你们在以乌欧俄模式发起各自合作的问题上给予的支持”[19]。鉴于这直接提到普京就欧乌协议进行三方谈判的要求,显而易见的是,乌克兰外交政策的决定权并未从俄罗斯政府的控制中解脱出来。尽管亚努科维奇宣布他不会签署这项协议,但他也想保持和欧盟之间的关系。他“重申乌克兰有在不远的将来签署(《联合协议》)的想法”[20]。俄罗斯政府对亚努科维奇施加压力这一事实最明确的证据是12月17日签署的俄乌天然气协议。俄罗斯向乌克兰输送天然气的价格降低了三分之一。降低天然气的价格和俄罗斯向乌克兰提供150亿美元贷款的提议都是作为乌克兰放弃与欧盟签署《联合协议》的交换条件。[21]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试图说服亚努科维奇,让其重新考虑不签署《联合协议》的决定。在维尔纽斯峰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巴罗佐强调:“如果乌克兰政府履行其承诺,签署这些协议的提议依然有效。”[22]他表示,这项协议能让乌克兰节省约一年5亿英镑的进口关税,长远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6%以上。对抗议亚努科维奇这个决定的乌克兰人民,巴罗佐表达了声援:“我们知道乌克兰人民对欧洲有多深的感情,知道他们有多渴望成为欧洲民主国家共同体的成员”[23]。提到普京总统对亚努科维奇施加的压力,巴罗佐强调:“我们将永远接受乌克兰的自主决定”[24]

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巴罗佐和范龙佩试图拯救欧俄关系,同时强调《联合协议》不会伤害俄罗斯。巴罗佐解释说:“这种伙伴关系从来就不是强加的,也不是臆断的。所有人都将获益……说明白点,这是一个事件的过程,这不是针对某个人的过程。”[25]范龙佩阐述了俄罗斯可以从欧乌《联合协议》所获得的好处。他认为,与欧盟建立更牢固的关系不是以牺牲东方邻国和他们的其他邻国(如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为代价的。“我们坚信,这些协议也有利于俄罗斯,因为俄罗斯邻国的经济发展得越好,对俄罗斯也就越有益”[26]。他补充道:“我们(欧盟)是站在乌克兰人民的这一边的……我们正在帮助乌克兰成为欧盟的成员国之一。”[27]这就是根本问题所在,因为帮助乌克兰成为欧盟成员国之一与俄罗斯政府的利益不一致。

尽管范龙佩尝试挽救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但也无法忽视“战略伙伴关系”中的紧张局势。他谴责俄罗斯干涉欧乌关系,并指出“在许多场合,我们重申,俄罗斯针对东部伙伴所采取的行动不符合21世纪欧洲大陆的国际关系运作方式。欧盟将坚持认为,俄罗斯影响东欧伙伴国主权选择的任何行动,都可能违反(欧安组织的)《赫尔辛基最后文件》(Helsinki Final Act)中的原则,该原则承诺相互尊重各个国家根据国际法自由定义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权利”[28]

十天后,欧盟委员会试图缓和与俄罗斯的对抗。在2013年12月欧盟高级代表凯瑟琳·阿什顿(Catherine Ashton)访问基辅之前,欧盟委员会发言人皮亚·阿仁奇尔德·汉森(Pia Ahrenkilde Hansen)表示欧盟不会干涉乌克兰。她宣称:“我们不会马上采取具体行动,我们支持乌克兰人民表达其欧洲愿望的自由……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非常明确地谴责关于这方面的暴力。除此之外,如果乌克兰主权人民希望与欧盟建立紧密的联系,我们就与乌克兰建立更紧密的联系。”[29]

欧盟在解决2004年橙色革命时进行了有效的精心策划的干预,导致了自1999年以来欧俄关系中的第一次政治危机(见第4章),考虑到这一点,这一宣言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当时,克里姆林宫指责欧盟有意将乌克兰的政策取向从俄罗斯转向其他国家,目的是增强其在后苏联地区的影响力。

欧盟委员会宣布不会插手乌克兰危机。对此,俄罗斯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既肯定又贬低。卢基扬诺夫表示:“与橙色革命期间的活动相比,欧盟的宣言对乌克兰当前事件的影响要温和得多。解决乌克兰危机不是欧盟现在的首要任务。”[30]2004年,卢基扬诺夫强烈反对尤先科总统的当选,因为尤先科的当选是由欧盟在基辅的外交努力促成的。卢基扬诺夫哀叹“库齐马政权的结束是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最大的外交政策失败”[31]。卢基扬诺夫形容欧盟在2013年乌克兰危机中扮演的角色是温和的,这说明冲突仍处于早期阶段,还没有出现严重的暴力事件。虽然危机的早期阶段和有限的抗议活动可以视为欧盟处于消极立场的理由,但对于卢基扬诺夫来说,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节点。他通过批评阿什顿的作用来批评欧盟在外交政策方面的能力,他说:“凯瑟琳·阿什顿在2013年12月反对派集会上发表演讲,反对亚努科维奇总统,她只是欧盟的一名小官员,很少做重要决定。”[32]根据理查德·萨克瓦教授的说法,阿什顿的能力有限,无法影响克里姆林宫对基辅的无情政策。萨克瓦认为,乌克兰危机的发展表明,阿什顿“无法制定出一项可以缓和莫斯科、华盛顿和基辅激进言论的独立政策。欧盟一直被边缘化,这体现在欧盟的行动引发了冲突以及造成了欧盟与邻国的矛盾”[33]

欧俄“共同邻居”的紧张局势日益加剧,这表明双方对峰会议程有不同的期望。俄罗斯总统新闻服务部门表示,将对免签证旅行、能源合作以及续签《合作伙伴关系协议》的谈判进行讨论。[34]据俄罗斯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Yury Ushakov)称“曾进行过的一段直接的、实质性的对话,包含了关于欧俄关系的共同愿景”[35]。乌沙科夫认为,苏联地区的一体化是峰会议程的关键。他表示,欧盟和俄罗斯“应该坦率而实质性地讨论这一庞大而长期的任务,即欧洲和欧亚的一体化进程”[36]。乌沙科夫对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持批评态度。他说:“我们认为,我们还没有充分利用合作,而且还有很大的利用空间。”[37]

与乌沙科夫一样,范龙佩间接地提到了欧盟和俄罗斯遇到的一些问题。在峰会之前,他表示:“我们也需要讨论和阐明一些差异。当前,我们需要把重点放在共同周边、区域一体化进程、贸易问题和国际承诺上。”[38]欧盟和俄罗斯关系中的这些基本问题可能导致欧盟缩短与俄罗斯的会晤,从两天缩减到三个小时。[39]这可以看作欧俄关系紧张的迹象。据欧盟的一位外交官称,双方关系唯一一次如此紧张还是在2008年俄格战争期间。[40]

范龙佩这一观点体现在峰会新闻稿中。他声称:“对于联合协议我们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和误解,这也是我们都同意在专家层面上就……《联合协议》和双方的经济情况进行双边磋商的原因。”[41]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暗指了双方关系中固有的紧张关系,他说:“欧盟和俄罗斯作为战略伙伴加强合作将大有裨益。但要取得成功,我们需要相互理解和战略信任。我们将会在下次峰会上巩固这一点,通过公开讨论共同利益和存在的分歧以及克服这些分歧的最佳途径来实现。”[42]

峰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卢基扬诺夫将俄罗斯的优势与欧盟应对乌克兰危机时的无能进行了比较。根据卢基扬诺夫的说法,2013年“欧盟试图将乌克兰纳入其势力影响范围……面对西方国家的压力,俄罗斯的能力有限,只能完全依靠说服力和适度的财政投入来对抗西方的压力”[43]。他贬低了欧盟在乌克兰的影响,称欧盟“没有在乌克兰危机的解决方案上投入大量的资金、智力和政治上的帮助,这些无论如何都可以发挥作用”[44]。通过将欧盟2004年解决乌克兰冲突时起到的关键作用与它面对2013年危机时所做出的反应加以对比,卢基扬诺夫强调欧盟在解决乌克兰危机方面的影响力正在下降:“如果俄罗斯像过去十年那样被动或能力不足,那么即使没有任何承诺,欧盟也可以成功地将基辅、埃里温(Yerevan)和其他国家与它紧密联系在一起。”[45]他警告道:“莫斯科已经再一次成为参与者,并且正在努力弥补失去的时间。新力量的出现引起了竞争”[46]。卢基扬诺夫提到,欧俄的竞争在1999年是不可想象的,当时欧盟尚未在对外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欧盟在欧俄对加里宁格勒的两难困境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欧盟东扩对欧俄关系的地缘政治后果以及欧盟对橙色革命的干预成为前战略伙伴关系中的对抗原因,最终导致乌克兰持续不断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