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语言表达的专业性

二、坚持语言表达的专业性

(一)坚持有声语言表达规范

尽管当下要求主持人要转型升级,要做受众的服务者,要能够“放下来”和“走进去”,要有自己的语言风格,但这并不意味要放弃语言规范。主持人贴近受众,讲究语言的情感诉求和幽默表达,不是指简单地照搬挪用各种网络语体或者低俗逢迎的语言,而是在坚持语言规范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艺术的创新。如高尔基曾说过,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只有这样的语言表达才是美的表达。新媒体传播下的娱乐和消费主义,曲解了幽默生动,将其表现为吐槽、低俗等语言形式,不讲究语言表达的规范,只追求一时的轰动感,这是有悖于语言传播的初衷的。主持人专业精神的坚守,特别是对有声语言规范的坚守,就是应对当下以及未来挑战的法宝。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永远不会更改的。

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规范也是传播效力最大化的体现。如果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用方言“各说各话”“各唱各调”,必定影响传播效果,标准的普通话和规范的语言是主持人进行有效传播的前提条件。

2001年国家就下发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要求主流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应积极推进普通话和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这是对主持人进行有声语言创作的一个约束,但同样也是一种释放,让主持人能够在规范和创新中寻求最好的传播效果。目前网络上有些节目语言使用混乱、“三俗”现象丛生,这带来的是一种低级趣味而不是美的感觉。我们再来看语言规范中的调值韵律、声音的圆润饱满,这带给人们的是美的享受。语言规范体现的不是刻板生硬,而是清新明了,是主次分明,是能够是瞬间便直达受众的内心。所以主持人更要在传播角色转型升级时,坚定不移地遵守语言规范,遵循语言的美感和价值感,而不是阿谀逢迎。

(二)坚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媒体融合状态下,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互动范围更加广阔,也更加平等,但这并没有改变主持人进行高质量创作的要求。搜索、点播、保存等功能的实现,无形中对主持人语言表达功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播音主持艺术本身就具有艺术的属性,主持人的说话艺术、表达艺术,都离不开一定的专业训练和功底。只有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情感融合,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才能“形之于声,及于受众”。2016年10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行了“播音员主持人导师计划”,发扬老播音员一对一、传帮带的传统,重塑青年播音员主持人对“国家声音形象”的敬畏之情。著名朗诵艺术家方明老师说:“现在进入了全媒体时代,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我们要适应变化,更重要的是不改初心。”[8]主持人面临新媒体的压力以及新媒体融合的大势,更要坚持提高语言表达功力,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将客观公正的态度带入文本,坚持情感融入、由内而外地进行表达,是主持人不能丢弃的基本功。有人质疑播音主持教学过分重视语音训练,是变相地否定播音员主持人对有声语言基本功的坚持。主持人是有情感有思想的“人”,需要通过“声音符号”来传达思想情感。如果主持人都如机器一般说话,那么生动、幽默、清晰等语言特征就将不复存在,相应地主持人作为“人”的情感也就无从体现了。

语言功力的提升和增强,不局限于有稿播音,更多的是主持人对海量信息加工处理后的即兴有声语言创作与表达。主持人能够良好地借助有声语言将情感外化,与受众之间建立顺畅、和谐的情感沟通。主持人能够把握好什么样的情感用什么样的语气表达,能够依据受众的情感来改变说话的状态、提问的方式。正所谓“不但要通过词语系列正确反映大千世界,而且要通过声音,把这词语系列及其内涵外化为具有可听可感的某种形式。”[9]主持人有丰富的情感、到位的理解,才能进行优质、高效的语言表达,也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丰富多彩的有声语言创作,更能顺应媒体融合态势下主持人传播角色的转型升级要求。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鲁景超教授曾提出“主持人要清楚对谁说,为什么说,怎么说”的观点。这种观点不仅适用于广播电视主持人的语言功力需求,更适应于当下以及未来融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的发展。基本功扎实,才能够走得远;只有学会“走”,才能会“跑”,不能因为新媒体环境下个别主持人突然“走红”就有所动摇,从而放弃对语言功力的坚守。

在媒体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每一家媒体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主持人与节目、受众进行深度绑定,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则直接决定了节目的好坏、受众的黏性。特别是在海量信息的环境下,受众究竟要听谁发出的声音,究竟与谁进行互动交流,这是考验主持人语言功力的关键时刻。同样一条信息,同样的传播内容,同样的切入角度,主持人的表达方式不同,受众的选择和接受程度也必然有所不同。在融媒体环境下,受众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被放大,主持人如果没有扎实的语言表达功力,就很容易被受众淘汰。语言功力的背后,树立的是主持人传播角色的个人品牌和形象。主持人的语言功力容不得半点投机取巧,需要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和锻炼,才能够掌握正确的创作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