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使用专业思维
所谓专业思维就是指在自己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定的逻辑思维方式。2016年11月,58同城联手花椒直播对18,057名从业者展开了调查,在专业分析的基础上出具了《网络主播生存现状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66.8%的网络主播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硕士或博士抽取率为3.7%。……高学历的网络主播撕下‘颜值’这层外皮,凭借自身的高学识,对当下新鲜事件给出独到的见解,专业、精湛的分析……凭智慧获得赞及成倍的奖励”[14]。这一组数字并不能代表全部,但是从中我们看出,专业化主持人能获得更多的关注。传统媒体主持人,大多科班出身,拥有良好的专业功底和道德素养等先决条件,更需要凭借自己的专业思维去发挥优势。
在网络编织的信息网中,真假掺杂、雅俗共存,人们更容易被各类的标题或者视频的视觉刺激而迷惑,主持人需要利用自己的专业思维带领大家做出合理的决策。比如“屠呦呦获奖感言”,在发出的短短几个小时内微信点击量就达到10多万,后来经证实该获奖感言是伪造的。这样的例子在新媒体传播中比比皆是,需要主持人利用自己的专业敏感去判断和解读,“面对或者做什么或者相信什么而做出合理性决定”,这是一种专业的批判性思维。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于2015年开始,将全国重点提案纳入大学生辩与论公开课,先后讨论了“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精准扶贫”“古村落保护”等提案,旨在培养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了解和关注国家大事,能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为党和人民发声。这样的一种专业型思维模式,是高等院校在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方面的创新之举。
主持人需要时刻从专业思维出发,从专业角度入手,如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所说:“无论媒体如何转型,专业化的精神永远都不能抛弃。面对冲击,更要坚持不失真、不失语、不失位、不失格。”[15]主持人应该时刻把握住自己的这种专业思维和专业精神去进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