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与讨论

结论与讨论

有人说,传统媒体发展至今已经成了夕阳产业,报纸纷纷停刊,杂志无人问津,电视成了摆设。实际上,服装、建筑、制造等其他传统产业似乎也都面临衰落的危机。应对危机的关键不是等待产业消亡,而是改变传统,适应新的发展环境。5G、AI、VR等技术驱动媒体融合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主持人需要打破传统、转变思维,以变应变。但是“变”并不意味着丢弃,主持人的传播功能、存在价值不能技术至上。

主持人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伪存真,做新闻求证者、舆论引领者,是构建良好传播生态的关键主体。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主持人需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自律,坚持正面宣传;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为掌握媒体融合发展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筑牢理论根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媒体融合发展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防止互联网技术逻辑和经济逻辑冲淡媒体发展应有的政治逻辑;要能够彰显中国特色的主持传播个性,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无论传播模式如何变化,主持人本身的正确创作道路,以及进行主持传播的初心、发挥的社会功能和根本属性这些都是不能动摇的。

主持人的传播角色演变,不能被割裂地看待,一个新的传播角色特征不会取代旧的角色特征。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旧角色将会并存。播音主持工作者,必须从历史和社会的维度回应对主持人传播活动的思考,要坚持正确的创作道路。主持人更应充分理解人民的需求,精通党的方针政策,才能够在这个新时代有高瞻远瞩之地,才能够成为媒体从业者的代表。面对政治、社会和技术变化下的传播语境,一系列的文化、经济、传播价值等都在悄然改变,但这些改变中哪些是人们自始至终需要的,哪些是社会和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哪些是媒体传播不可磨灭的,这些正是主持人所应坚守的。

相应转变,思路紧跟发展。主持人从诞生发展至今,经历过不同时期的传播角色转型,但媒体融合下的转变可以称为质变的节点。主持人传播角色的转变,不是丢掉或改变了原有的功能和职责,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人际化、多元化、复合化。根本上来说,主持人的工作形态有了更高要求。面对新媒体、新技术、新传播环境的各种新机遇和新挑战,主持人专业能力的提高是必需的,传播责任的坚守却是前提。无论时代和媒体如何更替变化,主持人都要发挥传播价值和功能,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不断突破、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