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发挥融合型思维

二、坚持发挥融合型思维

融合型思维,是指主持人能够从一体化角度出发,坚持技术与人文统一、受众与传播统一以及内容与形式统一。首先,主持人应拥有“用户理念”,以用户为中心,进行内容的生产和服务,利用技术和多渠道集制造与经营管理于一体。坚持用户理念,不是让主持人像在传统媒体时一样为了收视率而去迎合受众喜好,而是让主持人放下自己的身段,从过去的单向传播模式中走出来,与受众处于平等的位置;不能仅停留在外在表达,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主持人的思维不仅能够像弹钢琴八度一样广阔,而且还要有“如来手掌”一般将所有内容资源融合掌握的能力。把受众全部转化为用户,形成并建立自己的社群,进行定制化的服务传播,符合媒体融合环境下的个性化、社群化、开放共享的服务概念。“社群”的建立,就意味着一定的“口碑”传播,就像主持人开设微信公众号后粉丝的相互转发推荐一样,受众成了最好的传播媒介。主持人面对的既是服务对象,又是自己的传播媒介,这完全不同于过去传统媒体线性的主持传播。

其次,融合型思维需要主持人实现主持传播活动的融合化。主持人如果只是简单地将自己的节目放在网上播出,或者将建立一个公众号、微博等行为称为融合,则是一个大的误区。真正的融合思维,是没有线上线下之分,是生产、传播、反馈的一体化,是开放共享与跨界协作的融合。比如两个恋人之间,如果有一方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那么两个人的爱情可能会更好;如果一方疏远了彼此的距离,那么两个人的交流就可能会产生隔阂,甚至沟通破裂。如2018年1月播出的纪录片《创新中国》运用AI技术,模拟再现李易的配音,引发业界哗然。声音虽然能够被模仿,但是它不能被创造,只是再造。不过,这还是让主持人们产生了危机感,今天人工智能可以模仿声音,明天说不定就会跨界抢占地盘。主持人应该积极面对这些变化,就如何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从根本上进行思维的转换,不再是过去单向的传播思路,而是具有“融合思维”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