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秦汉军事史》简介
《中国秦汉军事史》这本书是由.颜吾芟著创作的,《中国秦汉军事史》共有110章节
1
一、秦汉军事概述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分裂局面,被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所代替。国家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
2
二、秦代的军事制度
...
3
(一)以皇帝为核心的军事领导体制的建立
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与这种政权体制相适应,它确立了军权高度集中、军队高度统一的军事领导体制。 秦统一后,首创皇帝制度。皇帝...
4
(二)沿自战国的郡县征兵制
秦王朝的兵役制度,主要因袭战国时秦国兵制,实行普遍征兵制度,也即郡县征兵制,规定:凡成年男子都必须承担当兵的义务。 秦时规定,男子到17岁,均须亲自到乡政权机构...
5
(三)秦军的军种与兵种
秦军分中央直属部队和地方郡县部队两部分。中央直属部队又包括皇帝侍从警卫部队、京师卫戍部队和边疆戌守部队3个部分。皇帝侍从警卫部队分别由郎中令和卫尉统领,郎中令所...
6
(四)军事通讯体系的初步完善
秦统一后,国土面积扩大,边境线大大延长,为了防备外敌入侵,秦进一步完善了西周以来的烽燧告警制度。烽燧又称烽候或烽火台,在边境线上及边境线至各级边防指挥部之间,每...
7
(五)军马的牧养与征集
秦代的马政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秦军保持强大的车兵、骑兵的重要保证。 秦在历史上是一个擅长养马的民族。其祖先非子居于犬丘(今甘肃天水一带)时,因“好马及畜,善...
8
三、秦代的战争
...
9
(一)秦王朝统一边疆、巩固边防的战争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攻占齐国都城临淄,最终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战国时代。消灭6国之后,内地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结束,秦王朝与周边民族之间的矛盾...
10
1.南攻百越之役
秦时,东南沿海一带被称为百越之地,这里居住的少数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越人”,因其分部众多,故称为“百越”。百越大体分为东越(又称东瓯或瓯越)、闽越、南越、...
11
2.北驱匈奴之战
秦在南征百越的同时,对北方的强敌匈奴也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攻势。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大部族,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南达阴山一带,北抵今贝加尔湖附近,过着游牧生活...
12
(二)秦末农民起义战争
秦始皇统一6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进步作用。但是,统一后的秦王朝,对人民横征暴敛,以严刑酷法维系其统治,致使民不聊生,...
13
1.陈胜、吴广起义及失败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贫苦农民陈胜(?—公元前208年)、吴广(?—公元前208年)随900戍卒应征赴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戍边,行至蕲县大泽乡(...
14
2.项羽、刘邦领导的灭秦战争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春,奉陈胜之命进攻广陵的召平,在得知陈胜兵败,秦军逼进的消息后,渡江到会稽,与项梁取得联系,以陈胜的名义封他为上柱国,并令他立即西进...
15
四、楚汉战争
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残暴的秦王朝统治后,以项羽、刘邦为首分别形成了两个新的政治集团。双方为了争夺封建统治的最高权力,展开了历时4年多的楚汉战争。...
16
(一)项羽分封与刘邦东还
秦王朝灭亡后,刘邦进入秦都咸阳。他采纳了张良、樊哙的建议,将秦王朝的府库珍宝全部封存起来,并废除秦的苛政,制定“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的“约法三章”[1],同...
17
(二)彭城大战与成皋相峙
刘邦进军关中,定三秦时,项羽正率主力攻齐,知悉关中的情况后,项羽在回师击汉还是继续攻齐问题上举棋不定。就在项羽犹豫不决时,刘邦让张良致信项羽,表示:“汉王失职(...
18
(三)韩信平定北方之战
刘邦在彭城大败后,魏王豹叛汉附楚。由于魏踞河东,西进可威胁关中,南下可切断荥阳与关中的联系,并与楚军造成前后夹击荥阳之势,对刘邦威胁最大。刘邦首先派郦食其游说魏...
19
(四)垓下决战
项羽与刘邦订立和约后,立即率军东归。刘邦也打算西撤,但张良、陈平一致反对,说:“汉有天下太(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20
(五)项羽、刘邦在战争中的得失
楚汉战争以刘邦的胜利,项羽的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除了政治上、经济上的得失,以及其他因素外,就军事角度而言,双方在作战指导上,即战略指导思想,以及战役指挥诸方面...
21
五、西汉初期巩固政权的战争
...
22
(一)刘邦削平异姓诸侯王的战争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为了争取抗楚力量,策略性地分封了7个异姓诸侯王,他们是齐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韩王信、赵王张敖、燕王臧荼、衡山王(后改为长沙王)吴芮。...
23
1.韩王信反汉与白登之围
韩王信是战国赵襄王之孙,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他曾随入汉中,以后跟随刘邦征战。项羽死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春,被正式封为韩王,定都颖川(今河南禹县)。第...
24
2.平灭赵相陈豨之战
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赵相贯高因谋弑刘邦,被夷三族,赵王张敖也被废。刘邦立其戚夫人之子如意为赵王,任宠臣陈豨为赵相国,如意年幼不能赴国,由陈豨到任治国,...
25
3.平定淮南王英布之战
英布(?—公元前195年),楚地六县(今安徽六安)人,秦时因犯罪被处黥刑(脸上刺字),发往骊山修墓,故又称黥布。后他交通数人,乘隙逃跑,“亡之江中为群盗”[8]...
26
4.平定燕王卢绾之战
汉高祖刘邦原分封臧荼为燕王。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冬,臧荼反汉,被擒。随后,刘邦又封卢绾为燕王。 卢绾(公元前247或256年—前193年)是刘邦最亲密的...
27
(二)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叛乱的战争
汉高祖刘邦在削平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因其尚无直接控制全国的力量,加之他主观认为秦王朝速亡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分封子弟为藩王的缘故,所以他在平灭异姓王的同时,在他们的旧...
28
六、西汉的军事制度
...
29
(一)封建军事统御体系的初步完备
汉承秦制,皇帝仍为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军队的征集、调动,将领的任免、升黜等均由皇帝亲自下令。“三公”中的太尉为中央朝廷的最高军事长官,但仍无实际统兵权,且时置时...
30
(二)军种与兵种的变化
西汉的军队分中央直辖军和郡国兵2部分。 中央直辖军是西汉军队的核心部分,最为精锐,兵力最多时曾达6万5千人,分为皇帝侍从郎卫[6]、南军、北军3部分。 皇帝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