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信反汉与白登之围

1.韩王信反汉与白登之围

韩王信是战国赵襄王之孙,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他曾随入汉中,以后跟随刘邦征战。项羽死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春,被正式封为韩王,定都颖川(今河南禹县)。第二年春,刘邦“以韩信材武,所王北近巩、洛,南迫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2]的缘故,改其封地为太原以北地区,徙都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以御匈奴。后韩王信以晋阳距边塞过远,难以及时有效地抵御匈奴入侵为由,上书刘邦,将首都迁至马邑(今山西朔县)。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秋,匈奴冒顿单于举大兵包围马邑。情急之中,韩王信数次遣使向匈奴求和。汉军救兵在途中闻此信,怀疑其有贰心,便遣使责备他。韩王信恐惧,遂投降了匈奴,与匈奴合兵进攻太原。

是年冬,刘邦亲领汉军来攻韩王信。在铜鞮(今山西沁县)击败韩军,斩其将王喜。韩王信逃往匈奴地。其部将曼丘臣、王黄立战国赵国后代赵利为赵王,收编韩王信的败兵继续反汉。冒顿单于派左右贤王领万余骑兵与王黄军联合屯驻广武以南至晋阳之间,企图阻止汉军北进,结果被汉军杀败,接着又败于离石(今山西离石)。随后汉军在楼烦再次大败匈奴军。汉军虽连战连胜,但时值冬季,天寒地冻,雨雪交加,“士卒堕指者什二三”[3],兵士极为劳苦。后刘邦侦知冒顿单于在代谷(今河北怀来),便急于要与之决战。冒顿单于乘机用计引诱汉军,他将精兵全部隐蔽起来,仅留一些羸弱之卒在左右。刘邦以为匈奴兵少,不顾谋臣娄敬的劝阻,尽起32万大军,多为步兵,向北推进。刘邦率骑兵先入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此时步兵尚未全部到达。当刘邦登上平城东北的白登山时,突然被匈奴40万精锐骑兵团团包围。一连7日,汉军内外不得相救,无力破围。后来,刘邦用陈平计,乘大雾遣使出围,携重礼往见冒顿单于的阏氏(皇后),请求议和。阏氏对冒顿单于说:“今得汉地,犹不能居,且两主不相戹”[4]。此时,冒顿单于正因与王黄、赵利约期共同击汉军,2人兵迟迟不来而怀疑他们有诈,怕他们与汉军有谋,于是便下令撤去包围圈的一角,放汉军入平城。此时,汉军救兵也到,匈奴军遂引去。刘邦也令樊哙率兵20万驻守代地,自引兵回长安。

此后,韩信多次领匈奴兵侵扰汉边。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春,韩信又领匈奴骑兵入代地。汉使柴将军击之。双方战于参合(今山西高阳县境),韩王信拒绝投降,战败被杀。汉军终于消除此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