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统一西域的战争

十四、东汉统一西域的战争

西汉末,朝政混乱,对西域的控制渐渐放松。新莽时,对少数民族采取欺压政策,引起西域各国的反抗,因而与西域联系中断。匈奴则乘机逐渐控制了西域北道诸国。只有塔里木盆地西端的莎车比较强盛,率领南道诸国抵御匈奴,并保护了西域都护吏士及家眷千余人。

东汉建立后,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莎车王贤和鄯善王安遣使入朝,请重派都护,光武帝刘秀以政权新建,无力派兵为由予以拒绝。后来匈奴势力衰落,莎车日益骄横,攻掠近旁小国。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车师前国、鄯善、焉耆等18国再次请求派出都护,仍没有得到刘秀的同意。车师、鄯善、龟兹遂先后投降匈奴。后于阗攻破莎车,称雄南道,但不久也被匈奴控制。南匈奴内附后,北匈奴仍旧控制着西域地区,并时常攻掠东汉河西边郡。一直到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窦固、耿忠击败北匈奴呼衍王部,夺得天山北路的门户伊吾卢城,设置宜禾都尉,进行屯田。并派假司马班超(公元32年—102年)率36名吏士前往南道诸国,使鄯善、于阗、疏勒先后归降,才恢复了中断60余年汉与西域的关系,并开始了重通西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