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镇压羌人第一次大起义之战

(一)东汉镇压羌人第一次大起义之战

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夏,东汉政府派骑都尉王弘征发金城、陇西、汉阳等郡羌人远戍西域,羌人害怕不能回还,行至酒泉,大部逃散。地方郡县发兵围堵,并毁坏羌人的居室住地,使大批羌人惊走,逃往塞外。不久先零羌别种滇零部与钟羌诸种首先起义,发兵攻汉。虽然他们因内附已久而缺乏兵器胄甲,只能以竹竿木枝作为长矛,以木板作为盾牌,但他们作战勇敢,声势浩大,地方郡县无力镇压。

是年冬,车骑将军邓骘、征西校尉任尚奉命调集五营士及三河等郡兵,共5万人,前往镇压。次年春,钟羌乘诸郡兵尚未集结到位,在冀县(今甘肃甘谷南)西面,击败了邓骘军,汉军阵亡千余人。是年冬,邓骘派任尚及从事中郎司马钧率诸郡兵,与滇零等数万羌军战于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汉军又败,死亡8000余人。此后滇零自称“天子”,进一步联合武都、参狼、上郡、西河诸杂种羌,势力大盛,向东进击赵、魏、向南入袭益州,同时抄掠三辅地区,切断陇道。东汉地方钱粮人口损失不可胜数,军粮转输困难,于是东汉政府被迫召回邓骘,留任尚驻守汉阳,节度诸军。

此后羌军连战连捷,永初三年(公元109年)春,在三辅连败骑都尉任仁。不久当煎、勒姐种羌攻陷破羌县(今青海乐都东),钟羌又攻破了临洮县(今甘肃岷县),生擒陇西南部都尉。次年春,滇零羌入袭褒中(今陕西勉县东南),大败汉中太守郑勤,歼汉军3000余人,郑勤也阵亡。永初五年(公元111年),羌军大举入袭河东,一直深入到河内,汉军无力阻挡。其间,任尚因无功而被免职。东汉政府无力进攻羌军,只好消极防御,在长安设置京兆虎牙都尉,在雍城设扶风都尉,保卫关中地区,又令北军中候朱宠率五营士驻守孟津,命魏郡、赵国、常山、中山等郡县建造坞堡616所,防御羌军。甚至将边郡内徙,放弃了凉州大部分地区。

在内徙过程中,许多百姓不愿离开故土,官吏采取强制手段,强行割刈禾稼,拆毁房屋,平夷壁垒,迫使百姓内迁。适值连年旱蝗饥荒,百姓缺少食粮,沿途大量死亡。永初五年秋,汉阳人杜琦与其弟杜季贡,及同郡人王信等与羌人联合,举行起义,后杜琦被官军派人刺杀,王信战死。杜季贡投奔滇零,被任为将军,驻守丁奚城(今宁夏灵武南)。

永初七年(公元113年)夏,骑都尉马贤与护羌校尉侯霸反击羌军,在安定击败零昌别部牢羌,斩俘千人,获牲畜2万余头。汉安帝元初年(公元114年),零昌进袭雍城,号多与当煎、勒姐等部酋豪率诸种羌,分兵进攻武都、汉中,被官军击退。侯霸、马贤在枹罕小胜号多,斩杀200余人。但是凉州刺史皮扬在狄道被羌军所破,汉军阵亡800余人,皮扬被免职。不久侯霸病逝,汉阳太守庞参继任护羌校尉。庞参上任后,改变策略,以恩信招诱羌军。

元初二年(公元115年),号多等率7000余人向庞参投降,河西道路终于打通。同年秋,官军募人刺杀了零昌酋豪吕叔都。随后征西将军司马钧率兵8000余,与庞参所统羌胡兵7000余人,分路北击零昌。在勇士(今甘肃榆中北),庞参军被杜季贡击败,退回。司马钧孤军继进,攻取丁奚城,杜季贡率众佯逃。司马钧令部将仲光等收割城外禾稼,但仲光等违背命令,以散兵队形追击羌军,遇羌军伏击。司马钧怨恨他们违抗军令,拒不相救,结果仲光等将全部阵亡,汉军战死3000余人。司马钧弃城逃回,畏罪自杀。庞参被免职,由马贤代为护羌校尉。

汉军经过多次失败,逐渐认识到以步兵对付羌军的骑兵,过于被动,于是改变战术,训练、调集了大批骑兵进攻羌军,战局开始向有利于汉军的方面扭转。不久,汉军骑兵在丁奚城小胜杜季贡军,斩杀400余人,获马牛羊数千头。

元初三年(公元116年)夏,度辽将军邓遵率南匈奴骑兵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北)与零昌激战,斩杀羌兵800余人。随后,重被起用的任尚派军击破丁奚城。是年秋,任尚军又在北地郡击败零昌,杀其妻子儿女及羌兵700余人,获马牛羊2万头。

元初四年,杜季贡、零昌先后被任尚派人刺杀,零昌羌由此衰落。是年冬,任尚与马贤合兵进击北地的狼莫。马贤军先至,在安定青石岸(今甘肃平凉东)被狼莫打败。任尚军赶到后,会合马贤军一起向狼莫进攻。狼莫见汉军势大,引兵退走。汉军紧追,追至北地,与狼莫相持60余天,后战于富平(今甘肃庆阳西南)河畔,大败羌军,斩杀5000人,俘虏男女千余人,获牲畜10万余头,狼莫逃走,羌军受到沉重打击。不久西河虔人种羌1.1万人向邓遵投降,羌军势力进一步遭削弱。元初五年(公元118年),邓遵募人刺杀狼莫,羌军瓦解星散,至此,长达12年之久的羌人第一次大起义终于被镇压下去。

这次战争使东汉政府耗费军资240余亿,造成府帑空竭的严重后果,其统治更加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