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眉军攻灭更始政权(绿林军)的战争

(三)赤眉军攻灭更始政权(绿林军)的战争

当更始皇帝刘玄移都洛阳时,赤眉军正活跃于濮阳、颍川一带。樊崇亲率20余人赴洛阳联络。但刘玄拒绝与赤眉军合作,只授给樊崇等人一些空头官衔。樊崇见刘玄集团不怀好意,便在刘玄迁都长安之前,率众人潜出洛阳,继续领导赤眉军。

更始二年(公元24年)二月,刘玄将首都移往长安。赤眉军乘更始政权西移的机会,立即兵分两路向西发展,一路由樊崇、逄安率领,攻取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南击宛城;一路由徐宣、谢禄、杨音率领,进占阳翟(今河南禹县)、梁县(今河南临汝西南)。由于王莽政权已被推翻,起义目的已经达到,赤眉军中许多士兵离家长久,思乡心切,不愿继续从军作战,要求东归。樊崇等人认为部队东归必散,同时出于对刘玄集团的愤懑,决定西攻长安,以求新的发展。于是,这年冬季,樊崇、逄安和徐宣、谢禄等两路大军,分别由武关和陆浑关(今河南嵩县北)进攻长安。赤眉军沿途击败了更始抗威将军刘均和讨难将军苏茂两军,于次年(公元25年)正月,会师于弘农(今河南灵宝东北)。这时,刘玄派其丞相李松率大军前来堵截,结果被赤眉军打败,损失3万余人,李松弃军逃回。赤眉军继续向长安推进。

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赤眉军在郑地(今陕西华阴县北)拥立一个15岁的汉宗室后裔刘盆子为皇帝,国号也称“汉”,年号“建世”。随后顺利进占华阴地区,又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击破更始王匡、陈牧、成丹、赵萌、李松诸部,直逼长安。

这时刘秀也在河北称帝,并派大将邓禹攻取河东,从北面威胁长安。这样不仅削弱了更始政权的实力,而且迫使更始政权不得不派兵抵挡刘秀军,分散了兵力。

在大兵压境的紧急关头,刘玄与一部分绿林军将领的矛盾迅速激化。绿林军将领张卬等建议弃城东移,遭到刘玄拒绝,于是张卬与申屠建、廖湛、胡殷等密谋武力劫持刘玄东移南阳,但事机泄露,申屠建被杀,张卬、廖湛、胡殷发兵进攻刘玄,长安城内一片混乱。刘玄逃出长安,奔入赵萌营中,因怀疑王匡、陈牧、成丹是张卬同谋,诱欺3人到赵营。陈牧、成丹先到,被杀,王匡闻讯,逃入长安。刘玄指挥李松、赵萌进攻长安,经过1个多月的战斗,王匡、张卬战败,投奔赤眉军。刘玄重新回到长安,但赤眉军已兵临城下。九月,王匡与赤眉军联合攻打长安宣平门(即东都门)。李松出战,兵败被俘,其弟城门校尉李汛被迫开门投降,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投降,不久被处死,更始政权灭亡。

绿林、赤眉这两支西汉末农民战争中最主要的起义军,在推翻新莽政权后不久,即陷入火并之中。在战争中,绿林军由于内部分裂,战斗力明显下降。在遭受赤眉军和刘秀两面夹攻的情况下,无能的刘玄作不出任何改变局面的军政决策,只以消极防御分兵抵挡的办法对付两面进攻,结果节节败退,使自己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其手下各部将领在战斗中,互不支援,各自为战,终于被各个击破。赤眉军抓住了更始政权(绿林军)的一系列失误,连战连胜,最终灭亡了建立两年零十个月的更始政权。但两支大军的火并,使刘秀得以坐享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