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平定北方之战
刘邦在彭城大败后,魏王豹叛汉附楚。由于魏踞河东,西进可威胁关中,南下可切断荥阳与关中的联系,并与楚军造成前后夹击荥阳之势,对刘邦威胁最大。刘邦首先派郦食其游说魏王豹归降不成,便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兵攻魏,解除侧背威胁。魏王豹将主力调集于蒲坂(今山西永济西),以阻止汉军从临晋方面的黄河渡口过河,而其他战略要地均未设重兵防守。针对魏军的部署,韩信采取了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灵活战术。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韩信派一部分汉军推进到与蒲坂隔河相望的临晋黄河西岸,大张旗鼓地征集船只,摆出准备强渡黄河的架势,迷惑魏军。自己则亲率主力秘密向北移动,从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利用木罂缶(一种口小腹大的木桶)渡过黄河,而后直取魏军背后的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切断了蒲坂魏军与魏都平阳(今山西临汾)的联系。魏军仓猝回兵迎战,在安邑西南被汉军全歼,魏王豹被生擒。这样,汉据有了魏地,解除了后顾之忧,形势对汉有利。
韩信破魏后,向刘邦建议:“愿益兵三万人,臣请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8]刘邦应允,并派张耳为副将,协助韩信。九月,韩信、张耳率军首先攻破代国,在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北)俘虏代相夏说,收其精兵补充荥阳汉军,接着,乘胜东进。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进逼赵地。赵王歇与代王兼赵相陈余得知韩信来攻,屯重兵于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南),号称20万,严阵以待汉军的到来。井陉口是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韩信由代攻赵必经此口。赵国谋士李左车向陈余建议:“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野无所掠鹵,不至十日,两将之头可致戏麾下。”[9]但陈余不同意,他是儒生,不知兵,认为“义兵不用诈谋奇计”[10],韩信兵少力疲,不足惧,若不主动进攻汉军,恐为诸侯耻笑,遂将全部兵马布于关前,等候韩信军。
韩信军虽号称数万人,但刘邦已将其精兵调去荥阳,所部实际上仅万余人。他侦知赵军的动向后,便放心大胆地进入“井陉之道”,进至关前,乘夜先派二千轻骑,各持红旗一面,隐伏在赵军大营附进,正面则以一万精兵背绵蔓水(今河北井陉西)列阵。拂晓,韩信自领一军诱敌。赵军见汉军阵势,讥笑韩信不会用兵,倾巢而出直扑汉军。韩信佯败,入背水阵中,汉军无路可退,只得拼死抵抗。这时,预伏的2千汉军乘虚进占赵军大营,拔去赵军旗帜,换插汉军红旗。赵军久攻汉军背水阵不下,准备返军回营,却见本营尽为汉旗,以为将帅已被擒,顿时大乱,纷纷溃逃,汉军乘势两面夹攻,大破赵军,斩陈余,擒赵王歇,李左车也被俘。
井陉口之战后,韩信顺利地攻下赵地,准备进一步击燕,他向李左车讨求破燕之策。李左车献计:“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醉兵,北首燕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使喧言者东告齐,齐必从风而服,虽有智者,亦不为齐计矣。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11]韩信依计而行,遣使赵燕,“燕从风而靡”[12]。这样,韩信顺利攻下燕地。
韩信破赵降燕后,项羽几次派兵北渡黄河攻赵,都被韩信、张耳击退。同时韩信屡派赵兵赴荥阳、成皋一线增援刘邦。六月,刘邦自成皋败逃到至修武,入韩信、张耳军营,奇其兵权,将主力调走,同时,命张耳备守赵地,派韩信“收赵兵未发者击齐”[13]。此时,齐王田广在彭城之战后与项羽媾和,依附于楚。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九月,韩信举兵攻齐。齐王田广得悉,调集重兵于历下(今山东济南市南),准备迎敌。正当此时,刘邦听从郦食其的建议,派郦食其出使齐国,游说田广叛楚附汉。田广在郦食其的威胁利诱下同意归汉,撤去了历下的守备。韩信将至平原(今山东平原南)时,得知此信,本欲驻兵不前,谋士蒯通进言:“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众,岁余乃下赵五十余城,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14]韩信以为然,继续进兵攻齐。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十月,韩信军乘齐军无备袭破历下,进而乘胜攻下齐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北)。田广将郦食其烹死,败退至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遣使向项羽求救。项羽派大将龙且领兵20万救齐。
龙且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勇将,颇负盛名。不久前他刚刚击破九江王英布,正得意非凡,完全未将韩信放在眼里,他在高密与田广会合后,便急于与韩信决战。
十一月,龙且军与韩信军夹潍水(今山东潍河)对阵。韩信利用龙且轻视自己并急于决战的心理,秘密派兵乘夜至潍水上游堵塞水流,天明后主动引兵渡河进攻龙且军,龙且立即挥军迎战。韩信佯败,退过潍水,龙且不知是计,率军渡河追击。韩信急令决堤放水,大水骤至,将龙且军冲成两段,部兵马被截在对岸。韩信立即挥军返身急袭,全歼随龙且过河的楚军,龙且战死。接着,韩信率兵渡河,追击敌残军,在城阳将田广擒获。项羽派来的20万楚军被韩信全歼。
韩信平定齐地后,刘邦用张良、陈平计,封韩信为齐王。项羽见形势对己不利,派人游说韩信反汉。蒯通也力劝韩信自立为王,与楚、汉鼎足而立。韩信认为刘邦待他甚厚,终不忍背离,谢绝了蒯通的劝告,拒绝了项羽。
韩信平定北方四国,消灭龙且所率的楚军主力之一部,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