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镇压羌人第二次大起义之战
羌人的第一次大规模起义虽然被东汉政府镇压下去,但他们并未停止反抗,小规模的起义时有发生。到汉顺帝永和四年(公元139年,)东汉政府派马贤为弘农太守、来机为并州刺史、刘秉为凉州刺史,此3人“天性虐刻”[1],对羌人进行了更为残暴的奴役和掠夺,终于再一次激发了羌人的大规模起义。
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且冻、傅难种羌等起兵进攻金城,又与西塞、湟中诸杂种羌胡联合,进攻三辅、武都。次年春,东汉政府任命马贤为征西将军,率五、六千骑兵前往镇压,结果在射姑山(今甘肃庆阳北)被羌军击败,马贤及其2个儿子皆战死。羌军气势更盛,各部进一步联合起来。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巩唐种、罕种羌和诸种羌分别进攻陇西、北地和武威,汉军屡战屡败。此时内地连年发生农民起义,东汉政府内外交困,抽不出更多的兵力镇压羌人起义,于是一面加强关中地区的防卫,一面以“招抚”的办法诱降羌人。这一年,赵冲被任为护羌校尉,他通过招诱手段,迫降罕种羌5000余户,使东汉的压力大为减轻,东汉政府撤回了一部分兵力。
汉安三年(公元144年)夏,赵冲与汉阳太守张贡围剿烧当种羌,斩杀1500人,获牲畜18万头。是年冬,赵冲继续进攻诸种羌,斩杀4000余人,随后在阿阳,再歼其8000人,其余3万余户投降,羌军实力大减。
汉顺帝建康元年(公元144年),东汉护羌从事马玄反叛,率羌人逃出塞外。领护羌校尉卫瑶率军追击,斩杀800余人,获牲畜20余万头。赵冲领军继续追击,追至建威鹯阴河(今甘肃武威东),汉军中的降胡600余人叛逃,赵冲急率数百人追赶,途中遇羌军伏击,赵冲战死。但在此之前,羌军伤亡过重,也无力再拒汉。汉冲帝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在左冯翊梁并的威胁利诱之下,离浦、孤奴等5万余户投降。这样羌人第二次大起义基本平息下去。在这次战争中,东汉又耗费军资80余亿,再次受到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