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南

第一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018年5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走出传统工业文明不可持续发展危机的根本出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辛探索可持续现代化的智慧结晶,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即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2018年正式提出后,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202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四个重大转变”和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的新思想。“四个重大转变”,一是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二是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三是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四是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五个重大关系”,一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二是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三是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四是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五是“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思想指南。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如果说传统工业文明是西方发达国家过去引领世界的机遇,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中国引领未来世界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国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实现现代化,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不只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也是促进全球繁荣的重大推动力。[3]


[1]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3页。

[2]《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年7月19日。

[3]张永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念体系》,杨开忠、张永生等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