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美丽中国全民行动方案
2025年09月26日
(二)共建美丽中国全民行动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动员全社会都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1]那么,如何理解共建美丽中国是一个全民行动?
第一,生态环境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利益相关者。任何目标的实现,都是众多利益相关者,在特定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相互作用后形成的结果,否则目标就容易沦为口号。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利益相关者。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行为影响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反过来又影响其福祉。
第二,每个人的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态环境。任何人的消费行为,都会留下环境足迹。因此,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就雾霾治理而言,一些人往往将责任归为政府部门,而实际上,自己的日常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同雾霾的产生密切相关。如果不改变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则环境治理就难以起作用。
第三,生态环境效果是所有人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政府、企业和消费者起着关键作用。其中,政府的政策会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约束条件,企业和消费者在不同约束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供给和需求。供给和需求在市场上决定经济后果,从而对应不同的环境绩效。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必须同各行为主体共同作用产生的“环境绩效”相一致。只有这样,环境目标才具有自我实现的机制,否则就会沦为口号。
[1]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