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2025年09月26日
(三)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和新发展理念,不只是缘于中国发展模式面临的特殊问题,背后更是工业革命后人类建立的传统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普遍问题。因此,生态文明的意义,就不限于中国,而是具有全球普适性。由于工业革命后建立的传统发展模式建立在“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损害、高碳排放”基础之上,它无法让全球共享繁荣,当更多世界人口试图加入“现代化”行列时,传统工业化模式不可持续的弊端就暴露无遗。
2015年11月30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演讲,明确提出了“双赢”和“共赢”。“双赢”是指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之间的双赢;共赢是指各国之间的共赢。“巴黎大会应该摈弃‘零和博弈’狭隘思维,推动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多一点共享、多一点担当,实现互惠共赢。”[1]
生态文明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由于发展与环境之间某种程度上存在两难冲突,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化模式下形成的发展理念,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等全球性目标就很难实现。只有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才能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发展范式,就成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1]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人民日报》2015年12月1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