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的提出

(一)新发展理念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后,中国关于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从之前的相互兼容,进一步提升到二者可以相互促进。认识论的重大提升,带来行动上的重大变化。在环境与发展方面,不仅生态文明概念被赋予新的内涵,而且生态文明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内容,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环境保护力度空前加大,并在环境和发展两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基于这些认识和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逐渐形成。

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成为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内容。生态文明新内涵的核心,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意味着,发展背后的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不再过于强调以物质财富为核心内容的GDP。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也从过去的对立转变为相互协同和相互促进。随着发展观念或价值观念的改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本身亦成为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论断,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发展观念或价值观念的转变。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人们过上美好生活,而什么是“美好生活”,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由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人民群众最普惠的民生需求,当然也应成为发展的重要内容。此外,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可以催生大量市场化新兴服务经济。这意味着,保护生态环境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福祉,也会成为经济增长新的重要来源。在绿色发展模式下,增长和保护就会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