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则文明兴

(二)生态兴则文明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生态兴、文明兴”揭示了生态环境和文明兴衰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生态兴既是文明兴的前提条件,又能促进文明兴盛,亦是文明兴的标志。

第一,生态兴是文明兴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系统作为支撑,则人类的发展就失去其存在的基础,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文明,即使暂时获得兴盛,最终也必然会走向衰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地区……而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则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衰落”[2]。表面看起来,工业文明的兴盛似乎可以独立于“生态兴”而获得。但是,随着生态环境后果的显现,传统工业文明的危机正不断爆发,比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第二,生态兴促进文明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章关于商品的论述中,引用了威廉·配第的话,“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实际上,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来自于劳动和自然。生态环境同发展之间,可以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大自然提供的生态服务,不仅是人们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也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比如,农业生物多样性可以有效抵御病虫害的发生;昆虫授粉可以大大提高作物产量;优美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人民福祉,催生大量亲环境的绿色经济。

第三,生态兴是文明兴的标志。仅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还不足以成为文明兴的标志,因为这种兴盛可能是一时的而非长久的兴盛。以传统工业文明为例,工业革命后短短300多年,其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之前人类所有财富的总和。而且,少数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模式,被大多数后发国家追随。通过全球化的方式,工业文明从西欧扩展到全球范围。看起来,这似乎标志着工业文明的兴盛。但是,这种短短300多年表面的兴盛背后,却是巨大的不可持续危机。所以,只有生态兴,才是文明兴的标志。


[1]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2页。

[2]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