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七章

36.我已经表明有多少伟大而可敬的人捍卫和教导大公教信仰,你却错误地称他们为摩尼教徒,稍稍听一听你的无知和鲁莽怎样协助真正的摩尼教徒。我曾允诺要在第二部分的论述里证明这一点。摩尼教徒教导说(你已经充分表明你知道这一点),有两种本性,一种善,一种恶,它们源于两个不同且完全敌对但同为永恒的原则——该遭天谴的虚妄而邪恶的谬论。与他们相反,大公教信仰教导,唯有上帝的本性没有开端,是至高、不变、至善的本性,也就是不可言说的三一体的本性。它主张,借着这种至高、不变的善,一切造物得以确立,所有本性都是善的,尽管它们的善与造主不能等同,因为它们是从无被造的,因而是可变的;于是没有任何一种本性既不是造主本身,也不是由他所造;因此,不论本性有多大,或它是哪种本性,就它是一种本性而言,它是善的。[68]

37.他们问我们,那么恶从哪里来。我们回答,从善来,但不是从至高、不变的善来,而是源于低级而可变的善。其实我们明白,这些恶不是本性,而是本性的过失[69],同时我们也明白,它们若不是从本性来并在本性之中,就不可能存在;恶不是某物,而是对善的一种背弃。背弃什么呢,无疑是背弃某种本性。因为即使是一种恶意,也肯定是某种本性或者另一种本性的意志。无疑,天使和人都是某类本性。只要是一种意志,它不可能不是某本性的意志。这些意志具有极大的价值,从而构成那些意志所属的本性的品质。如果有人问,一个有恶意的天使或人属于哪一类,我们可以回答说,之所以定性为“恶的”,是因为恶意,而不是因为良善本性。本性是实体本身,既可能是善的,也可能是恶的。它能够通过对至善——它是借着至善而造的——的分有而成为善的。但它不是通过分有恶而得到恶,而是由于缺乏善才成为恶的,也就是说,它不是与某种恶的本性混合,而是背弃至高、不变的善这种本性,因为它不是由那种本性造成,而是由虚无造成。否则,如果它不是可变的,那甚至不可能有某种恶意。我们知道,如果一个本性是属上帝的,那它不可能有变化,也不是上帝从无创造的。因此,上帝是一切本性的造主,就是各种善的造主,本性自愿背弃善并没有表明它们是由谁造的,只是表明它们是从哪里产生的。这不是某物,因为它是绝对的虚无;它不可能有造主,因为它就是虚无。

38.因此,摩尼教徒反对大公教信仰,也就是对真理和真正敬虔的信仰,因为他们认为善和恶是截然对立的,即使当一个本性背弃善时,他们也不会说本性变成了恶,这种背弃本身就是它的恶,而是说,那恶本身就是一个本性,更为荒唐的是,说它是一个永恒没有开端的本性,称之为体和灵,即一个使灵运作的体和一个从体开始运作的灵——所以,如果你否认诸恶源于诸善,并按这样的思路解释使徒的话:“好树不能结坏果子”,那简直无法估量你在多大程度上为信仰的这类仇敌提供了帮助。我们的老师上帝用树不是指他所说的果子产生的本性,而是指意志,不论善恶,果子则是指作为,如果意志是善的,作为不可能是恶的,或者相反,如果意志是恶的,作为不可能是善的。这就是他所说的“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70]的意思,就好比他说:恶意不能行好事,好意也不能作恶事。如果我们寻求树本身的源头,也就是意志本身的源头,那不就是本性吗?就是上帝造为善的本性。因此,恶源于善;不是恶行源于善意,而是恶意源于善的本性。摩尼教徒多么希望听到这样的话:恶不可能源于善,因为我们不可能否认有恶,于是,如果它们不可能源于善的本性,那我们就只能承认它们必然源于恶;由此,诸恶不是从别的开端来的,它们有自己的源头,即一个没有开始、始终存在的恶的本性;所以本性有两种,一种是善的,一种是恶的。因为或者没有恶,或者它们必然源于善的本性或者恶的本性,两者必居其一。如果我们说没有恶,那我们向上帝说:“救我们脱离凶恶”[71]的话就是徒劳的。如果我们说恶只能源于恶,那摩尼教的瘟疫就取得了胜利,就会毁灭一切;与一种恶的本性混合,就亵渎了上帝自身的本性,似乎他的本性是一种易变的本性[72]。因此,我们只能承认恶源于善,因为如果我们否认这一点,就得承认它们源于恶,那我们就会与摩尼教徒完全一致。

39.因此,你说:“既然根据福音书的话,凭着果子可以认出树来,那你认为我们应当听从他——虽然宣称婚姻所产生的唯有恶,却说婚姻是一种善的人吗?”你希望我们认为婚姻是好树,这样,你就不会让由婚姻出生的人作为坏果子受制于原罪的传染,但是你没有看到,如果婚姻是好树,你就必须认为通奸是坏树。由此说来,如果从婚姻生的人是婚姻的果子,并且必然毫无过错——这样才能说好树结好果子——那么从通奸生的人不可能生而无过错,否则坏树就结好果子了,而主借着神圣权威说: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也不能结好果子。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因为你说一个人不可能生来就有过错,即使是通奸而生,那你必须否认通奸是坏树,否则,那按你的说法由通奸而生但没有过失的人看起来似乎是从坏树结的好果子,这就违背了主的界定。因此,不能把婚姻称为好树,承认你这样说是错误的。但你会说因通奸结合而生的人不是从通奸而来。那么从哪里而来?你会说从人的本性而来,即使在通奸者那里,生育也是上帝的作为,不是他们自己的作为。那你为何不以同样的方式解释说,通过婚姻结合而生的人也不是从婚姻而来,而是从人的本性而来,即使在已婚者那里,生育也是上帝的作为,不是他们自己的作为,因此那些从婚姻出生的人从本性的过失中沾染了恶,这无损于婚姻的好,正如那些从通奸出生的人从本性结构中得到了善,也不减少通奸的恶?但你对好树的理解不是基督希望我们理解的意思,即指人的好意,而认为它是指上帝的作为本身,也就是说指人的婚姻或者他们的本性。因为上帝的这些作为是善的,你说恶不可能从它们而来,因为好树不能结坏果子。由此,摩尼教徒为他们的教条总结出驳倒你的论证。你说这些话对他们大有益处,他们不指望别的,只要听到恶不可能源于善就足够了。因为只要接受了这一点,他们就得出自己的结论,对你说:既然恶不可能源于善,那它从哪里来?不就是从恶而来吗?因为诸恶不可能没有一个创造者,突然自身涌现出来。而你说,恶不可能源于善,否则好树就结出坏果子,就与福音书的话不吻合。于是他们说,那么只能推出这样的结论:有一个永恒的恶的本性,它能产生诸恶,因为你承认它们不可能源于善。

40.你所表达的观点恰恰帮助了摩尼教瘟疫,不是因为你喜欢摩尼教徒,而是因为你不知道自己在谈论什么,那你现在是否愿意改变你的观点呢?如果如你所认为的——因为你把好树理解为上帝的良善作为(好作品),也就是人的婚姻,或者他们的本性——恶不可能源于上帝的好作品,也就是人,那么基督怎么可能说:“你们或者以为树好,果子也好;树坏,果子也坏?”[73]因为他这话是对人,他亲自创造的人说的。你还说恶不可能源于这好作品,因为如果我们说恶源于好,你就认为我们与主所说的“好树不能结坏果子”相矛盾,但是你知道天使和人的良善本性不是恶的父母所生,乃是上帝至高的善从无父无母中创造出来的,不仅坏果子,就是坏树本身,就是结出坏果子的树,也从那些良善本性生发出来。主耶稣胜过摩尼教徒,因为一个人,也就是一个本性,即可以种好树,也可以种坏树。他也胜过你,因为坏树可以源于良善本性。由此证明你为摩尼教徒所说的话,也就是“诸恶不可能出于诸善”,是错误的,这话导致他们得出结论说,诸恶不可能源于别的东西,只能源于恶的本性,这就是他们提出的邪恶谬论。

41.你在讨论中不止一个段落提到福音书的好树,还在其他地方频繁引用,你的刚愎自用正好支持了摩尼教徒。比如,在一个段落里你又一次说:“罪不可能通过本性传染,因为魔鬼的作品不得经过上帝的作品。”对此我回答:如果魔鬼的作品不得经过上帝的作品,那它为何停留在上帝的作品里?谁能否认停留在那里比经过那里更糟糕?或许你会问魔鬼的作品怎么会停留在上帝的作品里呢?不看别的,只要想想魔鬼自身。天使的本性当然是上帝的作品,但嫉妒是魔鬼自身的作品,而这作品从魔鬼发出停留在天使的本性之中。因此,你所说的“魔鬼的作品不得经过上帝的作品”是错的,因为你看到,它不仅经过甚至就停留在上帝的作品中。你难道没有看到摩尼教徒对你是何等地感激涕零吗?你还没有清醒过来吗?因为摩尼教徒试图表明,恶不可能源于上帝的善工,这样,如他所希望的,我们就会相信恶不是源于其他地方,就是源于恶。这里你对他起了奇异的帮助作用。你说:“恶不能经过上帝的作品”,于是他非常轻易地得出结论说,连恶经过也不允许的事物,就更不可能产生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