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52.你说:“因为基督是马利亚生的,他的肉体就与所有那些借繁殖从亚当而来的人一样,所以基督的肉体不会与罪身有区别,我们不应从使徒的话,即他被差遣成为罪身的形状[114],找出什么分别。”你为何努力以精致的论证达到你自己这些话所揭示的不敬之海呢?你胆敢强调:“没有任何罪身,免得基督的肉体也变成罪身。”如果没有罪身,那罪身的形状是什么?你说我没有理解使徒的意思;但是我也没有如你所教导的那样解释他的话,以至于相信一物类似于某种不存在的东西。如果这是某个精神错乱者的话,那么不能怀疑,基督的肉身不是罪身,只是与罪身相像,这样,结论唯有一个:除了他的肉身,其他人的肉身都是罪身,此外还能有什么别的结论呢?而且我们还看到,虽然淫欲——基督不曾希望通过淫欲怀胎——使恶在人类中繁殖,马利亚的身体也是从那样的繁殖来的,但它并没有将淫欲传给那不是从淫欲怀胎而生的身体。另外,我们知道,之所以说基督的身体是罪身的形状,其原因在于所有其他人的肉身都是罪身,凡是否认这一点,从而将基督的肉身与其他人的相比,然后说它们是同样纯洁的,这样的人都是可恶的异端分子。
53.你认为你找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详尽地指出“即使新生儿从父母遗传了恶,也可以借着上帝的权能得以洁净,因为他亲自在他们母亲的肚子里形成他们。”似乎我们否认这最后一点,于是你从圣经引出许多证据表明我们是由上帝形成的,你还引用了《便西拉智训》,说上帝的作为是隐秘的作为[115]。然后你立即加上你自己的声音:“这一论断驳斥了那些自负地相信可以通过考察领会本性之深邃的人。”这话正好用在你自己身上,不要草率地试图界定灵魂的起源,那不是靠任何绝对确定的推论或者任何明确的圣经段落所能领会的。倒应像马加比的母亲,那个极其聪明的妇人那样说话,你引用了她对儿子说的话:“我不知道你们是怎样在我腹中形成的。”[116]我们当然不会认为她指的是他们的身体,她从男人的精液怀胎,这一点她毫无疑问。她真正不知道的是孩子们的灵魂究竟是从父亲的精液来的,还是从另外的源头形成存在于她的腹中;她也不羞于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样才可能避免鲁莽。那么当你问:“为什么孩子不能在作品本身中得洁净,这样造主的双手就净化属于父母的污秽”时,你是什么意思呢?你没有看到这话也可指着明显的身体上的毛病而说,不少婴儿生来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谁也不可怀疑是真实而良善的上帝形成一切身体。然而,如此伟大的造主却用双手造出大量不仅有缺陷,而且如此怪异的事物,有些人因为不能探求神圣权能,无法洞悉上帝的作为以及作为的原因,就把这些事物称为“本性的错误”,这些人对于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却羞于承认自己不知道。
54.当我们思考传给众人的原罪时,我们明白,因为它是通过肉体的淫欲传递的,所以它不可能传给没有通过淫欲而由童女所怀的肉体。你引用我另一卷为已故的马塞利努(Marcellinus)写的书,你把以下这话归到我的名下:“凡是要从亚当这个祖先来的,都在他里面被传染了。”亚当在源头传染了众人,但基督不是在那里进入他母亲的肚腹的。我将复述我论点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你不愿意引用它们,至于原因不久将一清二楚。我说:“他通过这种隐匿的败坏,也就是他肉体的淫欲,在自身里面传染了凡是要从他的血脉出来的人。”[117]所以,他没有传染由不存在这种败坏的怀孕而来的肉体。基督的肉体因他母亲必死的身体而接受了必死性,因为它感受到她的身体是必死的;但它没有传染原罪的痕迹,因为它没有感受到这个由肉体繁殖而来的身体有什么淫欲。但是,如果他只是从母亲接受了肉体的实质,而不是接受必死性,那他的肉体就不仅不可能是罪身,而且甚至不可能是罪身的形状。
55.你将我以及我的教义等同于阿波利那留(Apollinaris)的错误,你说,他“否认基督身上存在身体感官”;由此你就可能处处为不了解的人制造混乱,不让他们看见真道之光。[118]没有身体的感官,就没有人在身体里存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可能,但感官不等同于使肉体与圣灵相争的淫欲。犯罪之前,第一人就丝毫没有这种淫欲,他拥有的人性就如同我们在基督里所显示的人性,基督是从一个妇人生的,没有淫欲活动,就如第一人从泥土里被造一样。但基督也从这妇人接受了必死性的弱点,而犯罪之前这种弱点并不存在于第一人的肉身里。基督担当它,是为了使他的肉身成为第一人的肉身不曾有过的样子,成为罪身的形状。这样他就可以给我们树立受难的榜样,他虽然自己没有一点罪孽,却担当别人的罪孽;他忍受我们,不是有什么欲求,而是悲痛忧愁。
56.因此,那些从亚当生的,必须重生,归向基督,免得上帝的形象从上帝的国毁灭。从那个可恶的源头出生的人必然与这种恶一同出生。然而,上帝禁止——尽管你诽谤我们这样做——我们“把重生的人置于犯罪的必然性之下,因为上帝给予的是美德的恩赐”。虽然我们看到在我们的肢体里另有一个律,与我们心里的律相争,但我们并不因此就不得不犯罪;凡是借着属灵的恩赐让自己的灵与肉体的淫欲争战的,是值得称颂的。不论你转向哪里,不论你怎样夸口,不论你积蓄什么,不论你说得怎样滔滔不绝、唾沫横飞——善灵所争战的不可能是善的。
57.你说:“一个不相同的本性不可能为我们提供榜样。”但其实它是可能的。当他劝告我们要仿效父,他使他的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岂不就是用他的榜样让我们爱自己的仇敌吗?[119]当然基督的人性不同于我们的本性;它也不同于我们的过犯。在所有人中,唯有他生来没有任何瑕疵。至于我们的生命仿效基督,他(除了是人)还是上帝,而我们只是人,这就产生巨大的差异,没有人能像同时是上帝的人一样公义。你引用使徒彼得的话时说了一些重要而正确的话:“他并没有犯罪”[120];请注意,使徒认为,基督没有犯罪这话足以证明在他没有罪。“由此他教导”,你总结说:“他既不曾犯罪,就不可能有任何罪。”完全正确;如果婴儿原本有罪,成人当然就可能犯了罪。之所以除了他之外没有人成人之后不曾犯罪,其原因在于,除他之外,没有人在出生时毫无罪过。
58.你说:“除去了榜样的原因,你就取消了它对我们的价值。”毫不奇怪,你只能在基督里看到榜样,因为你攻击恩典的帮助,而他正是充满了这种恩助。你说:“我们指望成为没有恶的,于是寻找信心的支持;但我们并非没有任何能力,因为洗礼之后男子气本身仍在。”你说的男子气是指肉体的淫欲;此物确实仍在,圣灵必须与之争战,免得已经重生的人被自己的淫欲牵引、诱惑。但是可以肯定,这淫欲,为了引诱人偏离正道与人争斗,即便它受到圣灵的打击和抵抗没有得逞,从而没有怀胎,生出罪来[121],它也不是一种善。关于这种淫欲,使徒说:“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在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122]如果基督在他的本性中曾有这种不是善的东西,那他就不可能医治我们身上的这种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