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83.朱利安,如果你不是那么顽固,我相信你会看到,我已经回答并驳斥了你在你四卷书里提出的全部论证,你的论证是为了表明我们不应相信原罪,我们不可能对婚姻毫无指责却认为肉体的淫欲为恶。我们已经表明,唯有那改变了产业和父亲的,才不受古代父传债务的捆绑;那借着恩典得称为嗣子的,发现唯一同为嗣子的就是因本性而来的嗣子;唯有那在基督的死里发现了死,借此向罪死了,逃脱了那使他原本在罪里出生的死,唯有这样的人,肉体的淫欲不会在他死后再让他遭受死。因为一人既替众人死了,众人就都死了[191];他为众人死了。他不曾为之死的,永远不可能得活,他本身是活的,但为死人死了。你否认这些事,抨击这些事,试图摧毁大公教信仰的这些防卫,撕碎基督宗教和真正敬虔的肌腱,你还敢说你是在与不敬者争战吗?事实上,你是用不敬的武器来反对在灵性上生育了你的母亲。你胆敢加入圣族长、先知、使徒、殉道者、牧师的行列,即使族长对你说:就是新生婴孩,也要为他们献上赎罪祭[192];还说:即使是在地上只有一天的婴孩也不是没有罪的[193];当先知对你说:我们是在罪孽中生的[194];使徒对你说:“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洗归入他的死。所以我们向罪当看自己是死的,向上帝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195];殉道者对你说:“那些按着亚当在肉体上出生的人,在他们第一次出生时传染了古老的死,所以,婴孩在洗礼中所赦免的,不是他们自己的罪,而是别人的罪”[196];牧师对你说:“那些在肉体享乐中形成的,甚至在他们体验这生命的恩赐之前,就伏在罪的传染之下。”[197]你力图毁灭这些人的信仰,却胆敢与他们联盟。你说与摩尼教徒的任何联系都可能战胜你,但是你如此全力支持他们,你与他们简直就是荣辱与共,生死相连。我的孩子,你犯了错,可鄙的错误,如果不说是可恶的错误。当你克服支配你的那种雠恨,你就会拥有已经战胜你的真理。
[1]“愚拙”、“愚昧”、“智慧”和“虚妄”这些词在圣经里即使不是过时不通用了,也不是完全通用的,但这些英语词汇在本译本中加以保留,以便保存它们所暗示的圣经含义。
[2]《所罗门智训》7:28。
[3]参《便西拉智训》22:13。
[4]De nuptiis et concupiscentia1.21.
[5]《约翰福音》14:30。
[6]《约翰福音》1:10。
[7]《约翰一书》5:19;2:16。
[8]《约翰福音》16:33,14:30。
[9]《约翰福音》7:7。(和合本将“世界”译为“世人”,这里考虑到上下文的关系,把它直译为“世界”。)
[10]《约翰福音》8:23。
[11]《约翰福音》15:18、19。
[12]《约翰福音》12:31。
[13]《哥林多后书》5:19。
[14]参《罗马书》11:5。
[15]De nuptiisl.21.
[16]《马可福音》16:1。(查和合本《马可福音》无对应经文,疑为讹错,另查《约翰福音》3:18有“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言语,与此处相近了。)
[17]《罗马书》6:3。
[18]《罗马书》6:10。
[19]《罗马书》6:11。
[20]《罗马书》5:8。(英译本注明为《罗马书》15:8、9,疑为讹误。)
[21]《哥林多后书》5:14、15。
[22]《歌罗西书》2:13。
[23]《罗马书》5:8—10。——中译者注
[24]《哥林多后书》5:19。
[25]《罗马书》3:20。
[26]参《罗马书》5:14。——中译者注
[27]奥古斯丁也非常熟悉对圣经这段经文的普遍解释,他在第一卷里对屈梭多模(Chrysostom)关于这种解释的阐述作了评论,可以看出他全盘接受这种解释。参上面第一卷第六章27节。
[28]《罗马书》5:8—21。
[29]《约翰福音》3:5。
[30]《罗马书》6:1—10。
[31]《诗篇》93:11。(参和合本《诗篇》94:11。)
[32]参《马太福音》11:25。
[33]《哥林多前书》15:22、48。
[34]De nuptiis1.21.
[35]De nuptiis,1.22.
[36]参《便西拉智训》41:1。
[37]维吉尔:《埃涅阿斯》12.889—890。
[38]《罗马书》8:3。
[39]《诗篇》18:13。(参和合本《诗篇》19:12:“谁能知道自己的错失呢?”。)
[40]《哥林多后书》5:14。
[41]即使在今天的非洲,人们也通过嫁接野橄榄来繁殖橄榄树。奥古斯丁在De nuptiis et concupiscentia里详尽提出这个例子,并且不止一次用到它。参1.21、37、38。
[42]《哥林多前书》15:36。
[43]原英文如此,但似乎自相矛盾。——中译者注
[44]《便西拉智训》11:5。(据英文直译。——中译者注)
[45]De peccatorum meritis et remissione3.3,8,9.
[46]参《罗马书》4:25。
[47]《歌罗西书》2:10—13。
[48]在三个Vatican手稿和两个Gallican手稿中,19节被删掉了。
[49]《创世记》1:31。
[50]参《创世记》17:14、12。
[51]参维吉尔《家事诗》(Georgics)2.58。
[52]《罗马书》5:12。
[53]De nuptiis1.22.
[54]《歌罗西书》1:13。
[55]维吉尔:《埃涅阿斯》12.109。
[56]参《罗马书》12:3。
[57]参《哥林多前书》1:27。
[58]《哥林多后书》5:15。
[59]参《哥林多前书》15:49。
[60]《加拉太书》3:27。
[61]《约翰一书》5:12。
[62]《希伯来书》2:14。
[63]参《罗马书》5:12。
[64]参《列王记下》二十四章。
[65]参《约书亚记》七章。
[66]参《便西拉智训》40:1。
[67]《哥林多后书》5:10。
[68]《马可福音》16:16。
[69]《歌罗西书》1:13;《以弗所书》2:3。
[70]西塞罗,Orat.1 in Catil.And act 6 in Verrem。
[71]西塞罗,Orat.2 in Catil。
[72]《彼得前书》3:9。
[73]参《哥林多前书》1:17。
[74]佐西姆死(418)后,兴起了一个分裂派别,一些人反对合法选举产生的波尼法士(Boniface),争取优拉利乌(Eulalius)。
[75]参《罗马书》5:12。
[76]参《诗篇》143:4;38:6。(参和合本《诗篇》144:4;39:6。)
[77]《约翰福音》8:32;14:6;8:36。
[78]De nuptiis1.19、20.
[79]《路加福音》20:34。(参和合本译文“这世界的人有娶有嫁”。)
[80]参《哥林多后书》4:16。
[81]参《哥林多前书》3:16。
[82]《罗马书》8:23。
[83]《哥林多后书》5:4。
[84]《所罗门智训》9:15。
[85]参《约翰福音》1:13。
[86]参《加拉太书》5:17。
[87]《便西拉智训》30:21。
[88]《哥林多后书》4:16。
[89]参《歌罗西书》3:5。
[90]《罗马书》8:13、14。
[91]《约翰福音》2:19。
[92]《诗篇》95:1、2节。(和合本见九十六篇。)
[93]《哥林多前书》3:17、16。
[94]《哥林多后书》6:16。(和合本里为“我们”。)
[95]参〈罗马书〉6:11、12。
[96]参《所罗门智训》1:4;7:24、25。
[97]《马太福音》6:12。
[98]参《罗马书》7:23。
[99]西塞罗,De natura deorum 3.
[100]《罗马书》8:24、23。
[101]《马太福音》12:32。
[102]《路加福音》23:42。
[103]见上文第三卷第二十一章42节。
[104]《罗马书》7:18。
[105]《罗马书》8:23。
[106]《雅各书》1:14、15。
[107]《哥林多后书》5:14、15。
[108]参《诗篇》87:6。(和合本找不到相应经文。)
[109]《哥林多前书》6:9、10。(参和合本“不要自欺”。)
[110]《哥林多前书》,6:11。
[111]《所罗门智训》9:15。
[112]《哥林多前书》2:14、15;3:1、2、16;1:13。
[113]《哥林多前书》2:12。
[114]参《加拉太书》5:17。
[115]参见本书第四卷十四章76节。
[116]锡拉是希腊神话中用美妙歌声引诱并吞吃水手的女海妖。——中译者注
[117]De nuptiis1.28.
[118]这一章更加清楚地表明朱利安所说的真实困难究竟是什么,奥古斯丁在第二卷匆匆提及这一点,参p.66。
[119]参《路加福音》13:11。
[120]De nuptiis 1.28.
[121]《罗马书》7:18、24、25。
[122]《约翰福音》5:14。
[123]《歌罗西书》3:5;《罗马书》8:13;《歌罗西书》3:9。
[124]《诗篇》102:3。(参和合本一百零三篇3节。)
[125]De nuptiis 1.28.
[126]《马太福音》7:17。
[127]参《罗马书》11:6。
[128]De nuptiis1.28.30.
[129]参《罗马书》7:23。
[130]参《路加福音》13:32。
[131]De nuptiis1.25.16.
[132]《约翰福音》18:44。(和合本无对应章节。)
[133]《罗马书》5:12。
[134]De nuptiis1.26.
[135]参《创世记》3:18。
[136]《何西阿书》13:14。
[137]《哥林多前书》15:55。
[138]朱利安为了这里所说的目的,从一位摩尼教徒的书信里引用了很长一段话,奥古斯丁在Opus imperfectumcontra Julianum3.172-187复述了这段话。
[139]参见上文,第一卷8至9章37—45页。
[140]Depeccatorum meritis et remissione 1.28.
[141]《哥林多后书》11:3。
[142]早期不准确的观点表述在Ad Simplicianum 1.q.1;Expositio epistolae ad Romanos,prop.41,42;Expositio epistolae ad Galatas5。后来更准确的观点充分表述在De gratia Christi 45;Contra duas epistolas Pelagianorum 1.17-25;Retractationes 1.23,24;2.1;Contra Julianum 2.3。
[143]参《罗马书》7:14、18、24。
[144]参《所罗门智训》9:15。
[145]参《哥林多前书》15:44。
[146]参见上文第二卷3章5—9节。
[147]参见上文第三卷21章46节。
[148]《哥林多前书》1:30、31。
[149]《加拉太书》2:20;《罗马书》7:18。
[150]《罗马书》7:17。
[151]参《加拉太书》5:17。
[152]《罗马书》5:5。
[153]参《罗马书》7:15、18、19、22。
[154]《罗马书》6:13。
[155]《罗马书》7:25。
[156]《罗马书》7:12—13。
[157]《罗马书》7:7—25。
[158]《罗马书》5:12。
[159]《诗篇》118:9。(参和合本《诗篇》119:9:“少年人用什么洁净他的行为呢?”。)
[160]《使徒行传》7:29。
[161]《罗马书》5:8、9。
[162]《以弗所书》2:3。
[163]《耶利米书》20:14。
[164]《约伯记》3:3。
[165]《约伯记》14:1—5(七十士希腊文本)。
[166]《便西拉智训》01:18、12;25:33;40:1。(这些章节皆由中译者根据英文直译。)
[167]《传道书》1:2、3。
[168]《罗马书》8:20。
[169]《诗篇》38:6。
[170]《诗篇》89:5—9。(参和合本《诗篇》90:5—9。)
[171]《约翰福音》3:36。
[172]《罗马书》5:8—12、16。
[173]参《创世记》22:18。
[174]《创世记》17:5。
[175]《帖撒罗尼迦后书》3:2。
[176]《罗马书》5:12、18、19。
[177]《哥林多前书》15:22。
[178]《加拉太书》2:21。
[179]参《加拉太书》2:5。
[180]参《使徒行传》4:12。
[181]参《使徒行传》17:31。
[182]参《以西结书》18:2—4。
[183]参《歌罗西书》2:14。
[184]参《创世记》9:22—25。
[185]参《列王纪上》十二章。
[186]参《列王纪上》二十一章。
[187]《耶利米书》32:18;《出埃及记》20:5。
[188]参《加拉太书》4:24。
[189]《耶利米书》21:24—32。(和合本无对应章节,故按英文直译。)
[190]《马太福音》23:9。
[191]参《哥林多后书》5:14。
[192]参《利未记》十二章。
[193]参《约伯记》14:5(七十子希腊文本)。
[194]参《诗篇》50:7。
[195]参《罗马书》6:3、11。
[196]西普里安,Ep.64 ad Fidum。
[197]安波罗斯,De sacramento regeneratio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