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31.现在我们不妨尽我们所能简单地概述一下本卷所讨论的内容。我们这里藉重圣人的权威——他们是我们之前的主教,奋力捍卫大公教信仰,不仅在世时用话语捍卫,还通过他们留给后代的著作捍卫——驳斥你的论点,你说:“如果上帝创造了人,他们就不可能生来有恶。如果婚姻是好的,就没有任何恶从它而来。如果所有罪都在洗礼中赦免了,那些重生的人就不可能传染原罪。如果上帝是义的,他不可能在孩子身上追讨父母的罪,因为他连父母自己的罪也要一并赦免。如果人性能够得完全的义,它就不可能有本性上的过错。”对此我们回答说,上帝是人的造主,也就是他创造了灵魂和身体;婚姻是好的;通过基督的洗礼所有罪都得赦免;上帝是义的;人性能够获得完全的义。然而,虽然所有这些都是真的,人生来服于被败坏的出身,它传染了第一人的罪,因而他们若不在基督里重生,就要下地狱。这一点我们通过大公教圣徒的权威作了证明,他们也主张我们关于原罪所说的观点,也承认所有那五个陈述是真的。因此,不能这样推论:因为那五个是对的,所以这一个就是错的。事实上,这些伟人根据传遍整个世界的古老的大公教信仰,确定这个陈述与以上五个陈述同样是真实的,所以仅凭他们的权威就能把你那脆弱的,并且可以说是过于精细的新奇观点碾碎,何况再加上他们亲口说的话,这是真理本身见证它在通过他们说话。但现在,我们首先要借用他们的权威来遏制你的顽梗,制止你放肆的攻击,并在某种意义上让你受伤,这样,当你最后终于相信这些属上帝的人不可能在大公教信仰上犯原则性的错误,甚至说一些渎神的话,可以从中推导出这样的结论:上帝不是人的造主,婚姻是该受谴责的,不是所有的罪都在洗礼中得赦免了,上帝是不义的,我们没有指望获得完全的美德——要知道,所有这些或者说其中任何一条,连想一想都是邪恶的——于是你可能会克制自己的鲁莽轻率和胆大妄为,并且可以说摆脱疯狂,恢复理智,从而开始思考、辨认、重新使用原先滋养你的真理。
32.圣安波罗斯说,唯有一个人,就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保,因为出生于童女,出生时没有经历罪,所以不受制于生育的锁链。而其他所有人一出生就在罪下,他们的出身就是在恶里,因为他们在淫乐里形成,在还未呼吸这生命之气前就先传染了罪。他说,这淫欲,就如取死的身体里罪的律,与心里的律交战,所以不只是所有良善而诚信的人,就是有大能的使徒也要与它争战,这样,借着基督的恩典服于圣灵的肉体就被带回到和谐状态,因为灵和肉最初被造时原本是无罪的,但因第一人的悖逆它们之间产生了不和。说这话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一个属上帝的人,一位大公教徒,热烈捍卫大公教真理,反对异端邪说,甚至不惜生命,你的老师对他高度赞美,说,就是他的仇敌也不敢指责他的信心,他对圣经的理解清晰得无可挑剔。正是这样的一个人论断说,上帝不只是灵魂的造主,也是身体的造主,从而驳斥了柏拉图主义哲学家的错误。他说婚姻是好的,是神制定的,为了使人类繁衍生息,它的结合因夫妻双方的节制而是圣洁的。他说,唯有各样罪都在洗礼中赦免的人才脱离了罪。他正当地敬拜公义的上帝。他对人在美德和公义上的完全根本不感到绝望,也绝没有阻碍,只是他在另一生命中盼望那种完全,所谓完全,就是无所缺乏,它将在死者的复活中成全。在此生,他把人的公义放在一种战争和交战中,人不仅要征战外面的敌对权势,而且要征战我们自己的情欲,那些外在的仇敌就是通过我们的情欲颠覆我们,或者进入我们里面。在这场战争中,他说,肉体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对手,如果没有被第一人的罪破坏,它最初被造的本性应该仍然处于和谐状态,但现在它以一种病态与我们交战。在这场战争中,这位圣人告诫我们要逃离世界,又表明这样的逃离困难重重——毋宁说,几乎不可能,除非我们得到上帝恩典的帮助。他说,由于在洗礼中赦免了所有的罪,因而我们的过犯就成为死的,但是我们必须担负起——可以说——把它们埋葬的责任。在同一篇作品中他叙述道,我们与我们死的过犯发生极其激烈的冲突,以至于我们所愿意的,我们没有做,我们做的,是我们所恨恶的;当我们与罪争战时,它在我们里面造成了很多后果;快乐常常会复兴、抬头;我们必须征战肉体,保罗也与它争战,他说:“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他教导我们不要相信我们的肉体,不要依赖它,因为使徒大声说:“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在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67]看看,我们与我们的死罪展开的是怎样的战斗,就如这位基督的热心战士、教会的忠诚老师表明的。既然当我们与罪争战时,罪在我们里面造成了很多后果,那怎么说它是死的呢?它所造成的这些后果是什么呢,不就是愚蠢而有害的欲望,使那些承认它们的人沉入败坏和灭亡之中吗?[68]耐心忍受它们,但不接受它们,这就是一场争斗,一场冲突,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如果不是善与恶之间——但不是善的本性与恶的本性之间,而是本性与过犯之间,这过犯虽然已经死了,但还需要将它埋葬,也就是完全清除——那还是哪两方之间的争战呢?那么我们为何说这罪在洗礼里死了,安波罗斯也这么说,又承认它住在我们肢体里,产生很多欲望,我们与这些欲望交战,不接受它们,抵制它们,就如安波罗斯也承认的,除非它在那使它控制我们的罪责(guilt)里死了,除非它彻底埋葬了,彻底清除了,否则即使死了,它也会造反?要知道,它之所以被称为罪,不是因为它使我们犯罪,而是因为它是第一人的罪责导致的,因为它通过悖逆引诱我们犯罪,我们若不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到上帝恩典的帮助,那么罪即使死了,也会起来造反,甚至得胜,复兴并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