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5章

作者终于回到了圣子与圣灵的奉差的主题;他再次肯定了,他们的受遣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与父平等,并且将他们的被遣入时间世界定义为,使世界知道他们是自永恒中出自父的;他说,圣灵也永恒地发自圣子,正如他永恒地发自圣父,而圣父尽管曾以可感外形向世人显现,我们却不能说他是被遣的,因为他不出自另两位中的任何一位;最后他讨论了三位在时间中的显现是如何产生的,但对此并无定论。

25.试看上帝的儿子为何被差来;是的,试看上帝的儿子被差来是什么意思。凡在时间里发生的事,即那些有开始、从永恒发出又归于永恒的事,其发生是为了使我们产生信仰,得洁净见真理。它们或者见证了这一奉差,或者就是奉差本身。这些见证中有些预言了他要来,有些则见证他已经来了。当那每一藉他而为受造者变为一受造者时,万有便都可作他的见证了,只有这样才是适合的。因为除非这一位被许多受差的人所传扬,人就不会舍去许多人来归向他。除非他给出对那些卑微的人显为伟大的见证,没有人会相信,作为卑微人被差到卑微人那里的他,乃是能使他们因他的伟大而伟大的。上帝的儿子做了比起那些为他作见证的奇事异能来伟大得多的事,就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诗146:6),总之,“万物都是藉着他造的”(约1:3)。然而为了让卑微的人相信这些伟大的事是他做的,他就用这些卑微的事使他们注意、发抖,好像它们很伟大一样。

26.及至时候满足,上帝就差遣他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之下(加4:4)。[1]他卑微到受“造”的地步,所以他被差遣,就是受造。若较大的总是差遣较小的,我们也就承认他成了较小的:因受造的就是较小的,而奉差就是受造。“上帝就差遣他的儿子,为女子所生”;然而,因为“万物都是藉着他造的”(约1:3),我们就得承认,那因被差而被我们称为小的他,是与差他者平等的,不仅在他受差以前,而且在万物存在以前,都是如此。

那么,他在“时候满足”奉差来之前,是如何被列祖们看见的呢?(其时有各样的天使向列祖显现。)考虑到他与父同等,本不能被看见(甚至被差之后也是如此),我们就尤其应该问这个问题了。他为何对腓力(腓力和那些钉他的人都看到了肉身的他)说:“腓力,我与你们同在这样长久,你还不认识我么?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14:9),这岂不是说他既可见又不可见吗?他可见,是因他奉差而来;他不可见,是因为“万物都是藉着他造的”(约1:3)。那他如下的说法又当何解:“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约14:21)?那时他显现在他们眼前,当然只是指他在时候满足时化成的(作为我们所信的对象)肉身显现在他们眼前;但圣言自身,“万物藉之以受造的那位”(约1:3),仍有待那藉信仰得洁净的心灵在永恒中去冥观。

27.然而,子被说成为父所差,原因若只是一位是父,另一位是子,那么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们相信子与父同等,同实体,共永恒,同时却为父所差了。这不是因为一位大些,另一位小些,而是因为一位是父,另一位是子;一位是产生者,另一位是受生者;一位是差遣者,另一位是奉差者。因为是子从父而来,不是父从子而来。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子不只是因为言成了肉身才被称为受遣,他之受遣还是为了言成肉身,且藉着他肉身的显现成就《圣经》所记之事。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明白那言成肉身的人是奉差,还要明白言被差是为了成为人。因为他之奉差,并非因为在权能、实体或任何别的事上与父有何不平等之处,而是由于子出自父,而非父出自子。

子当然是父的言,这言又称为父的智慧。所以,若他之奉差不是由于他与父不平等,而是因为他是“全能上帝荣耀的纯粹流露”(智7:25),又有什么稀奇呢?不过在这里,流露者和被流露者乃是同一个实体。它不是像水一样从地表或盘石的隙缝里流出来,而是像光从光里发出来。经上还说智慧是“永恒之光所发的光亮”(智7:26),这当然是指他是永恒之光的光了。所以,它作为光是与它由以发出的光共永恒的。《智慧书》作者说“光的光亮”而不说“光的光”,是为了免得有人以为出来的光比那发光者要暗。我们听到“光的光亮”时,就倾向于相信一个从另一个发出,而不是一个比另一个黯淡。无须警告人,人要以为那产生另一光的光本身要小一些,这话连异端都不敢说,相信将来也没有人会这么说。所以《圣经》只警告人们不得以为所发的光要比发光者暗,为消除这一观念,它只是称它为永恒之光“所发的光亮”,以此表明它是平等的。假如这光是要小些,那么它便是那光的黯淡,而不是光亮了。假如它是要大些,那么它就不会从那光发出来了——它是不能胜过那生它者的。所以,因为它是从那光发出的,它就不比那光大,因为它不是那光的黯淡而是那光的光亮,它就不比那光小;所以二者是平等的。

这被称为“全能上帝荣耀的纯粹流露”,仿佛是指它本身不是全能,只是全能的流露,对此我们不要着急。因为立刻就有话说:“他虽是独一的,却能行万事”(智7:27)。除了那能行万事的,谁还是全能的呢?所以它由谁流出,就被谁差遣。凡爱慕智慧的人,就寻求智慧,正如《智慧书》作者说:“求主从神圣天上、从你荣耀的宝座差她来,叫她临在,与我同工”(智9:10)——就是说,“来教我工作,免得我徒劳”。她的工作就是美德。但她(智慧)受遣与人同在是一事,受遣成人又是一事。“她进入圣洁的灵魂中,使人成为上帝的朋友和先知”(智7:27),正如她也充满圣洁天使,藉着他们行与天使的服役相称的万事。但是当时候满足,智慧就奉遣,不是要充满天使,也不是要做天使——除了宣示父的旨意(她自己的旨意)外——,也不是要与人同在或在人里面,因为这在从前列祖和先知身上实现了;而是为了言本身成为肉身,就是成为人。凡在他为童贞女所生之前为妇人所生的智者和圣人,都在这已为将来而预言了的奥秘里得着了救恩;而在言成肉身成就并得到传扬之后,凡有信、望、爱的人,也都在这奥秘里得着了救恩。因为这是“大哉,敬虔的奥秘,就是上帝在肉身显现,在灵性称义,被天使看见,被传于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荣耀里”(提前3:16)。

28.所以这言既是上帝的,就是由上帝差来的;既是由上帝生的,就是被上帝差来的。生者差遣,受生者奉差。当他被每个人体悟到,他就被差到每个人那里,而他之被体悟到,是按照有理性的人领悟力的大小进行的,或者是向上帝前进,或者是在上帝里面已经完全。所以子称为奉差,并不是因为他为父所生,乃是因为言成了肉身向世人显现了;对此他说:“我从父出来,到了世界”(约16:28)。或是因为他在时间里被某个人的心灵感知到了,即所谓“求主差她来,叫她临在,与我同工”(智9:10)。他受生是指他是从永恒到永恒——他是“永恒之光所发的光亮”(智7:26)。但他之被差,乃指他在时间里被人体悟到了。

当上帝的儿子在肉身彰显出来,他就是在“时候满足”(加4:4)时“被差到这个世界”(约16:28),“为女子所生”(加4:4)。因为世人凭自己的智慧,不认识上帝[因为“光明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约1:5),“上帝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上帝的智慧了”(林前1:21),“因此言就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约1:14)]。但当他在时间中被某处于灵性进程中的心灵所体悟到时,他就真可说是奉差,但不是到这个世界,因为他不是在外表上彰显出来,即不是向五官彰显出来。因为我们自己,就我们能用心思把握永恒之事而言,也可说不是在这世界;一切义人的灵,即使是还在肉身里活着的灵,就他们认识属神的事而言,也不是在这世界。

但父在时间中被人认识时,我们却不可说他奉差。因为他是不从谁那里出来或形成的。智慧说:“我从至上主的口中而出”(德24:5),谈到圣灵时则说:“他从父出来”(约15:26),但父不是从谁出来的。

29.所以,正如父生产,子受生,父也差遣,子则奉差。但正如生者和受生者是一,差遣者和奉差者也是一,因为“父与子原为一”(约10:30);圣灵也和他们是一,因“这三乃是一”(约壹5:8)。[2]正如就子而言,受生就是从父而有,他之奉差就是指他被人知道乃是从父而来的。正如圣灵就其是上帝的恩赐,乃是从父出来的,他的奉差,就是指他之被人知道乃是从父出来的。另外,我们还不能说圣灵不同时从子出来;因为圣灵被称为父和子的圣灵,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当子向门徒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约20:22),我看不出他有什么别的意思。那具体的气,从他身体里发出,与门徒身体相接触,被他们感受到的,并不是圣灵的实体,而是用方便的记号,来宣布圣灵不仅是从父,也是从子出来的。因为最癫狂的人也不会说,他向他们吹一口气所赐的,是一位圣灵,他升天以后差来的,是另一位圣灵。非也!上帝的灵只有一位,是父和子的灵,即“在众人里面运行一切事”的圣灵(林前12:6)。但将圣灵两次赐下定有重大意义,这我们在下面要照主所许可的来加以讨论。

主说:“我要从父那里差他来”(约15:26),这表明圣灵是父和子两位的。在另一处,他在说“就是父所要差来的”之后,马上补充说:“因我的名”(约14:26)。然而他没有说“就是父所要从我差来的”,像他曾说“我要从父那里差他来”(约15:26)那样。这就表明父是神性之本或一切神性之源。所以从父和子出来的圣灵,归因于那生子的父。

福音书作者说:“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约7:39),这句话岂不是指,在耶稣得着荣耀以后才有圣灵赐下,而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么?但这并不是说从前没有圣灵赐下,而是说从前圣灵没有像现在这样赐下。若是圣灵从前未曾赐下,先知说预言时又是被什么充满的呢?《圣经》明说,并在许多地方指明他们是凭圣灵说话,《圣经》说到施洗约翰,记载说:“他从母腹里就被圣灵充满了”(路1:15);他的父亲撒迦利亚被圣灵充满,所以说了这些关于他的话;马利亚也被圣灵充满,所以宣告她怀了荣耀的主;西面和亚拿被圣灵充满,就认识到了婴孩基督的伟大(路2:25-38)。除非是因为圣灵的赐下或使命有空前的特点,经上怎能说:“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约7:39)我们在别处看不到有人因圣灵临到就能说他们所不知道的方言,像五旬节那天那样。那时圣灵的降临要藉可见的记号显明出来,以便证明全世界各国各民将来都要受圣灵感动,相信基督,以应验《诗篇》所唱的:“无言无语,也无声音可听;他们的声音通遍天下,他们的言语传到地极”(诗19:3,4)。

30.所以,当“时候满足”(加4:4),上帝之子“被差往这个世界”(约16:28;3:17),“为女子所生”(加4:4),好为了人子们的缘故而成为人子时,人就与上帝之言相偶合,甚至在一种意义上混合成了一个位格。[3]天使们能预表这一位,预先宣扬他,但不能充当这一位。然而出现了圣灵藉鸽子或火舌形象所作的显现,在这种形象中,服役的受造物用暂时的动作和形式来彰显圣灵的实体与父和子同永恒、共不变。我不敢说,从前未曾有过这样的事,因为这些显现并没有与圣灵合为一位,像言成肉身那样。但我绝对有把握说,同一实体的父、子、圣灵,创造主上帝,全能的三位一体,在工作上是不可分的。不过这不能被与他们如此不像的受造物,尤其是物质的受造物,不可分离地彰显出来,正如我们的话语由物质之声构成,在称呼父、子、圣灵时,必定在字与字之间有显然的间歇。在父、子、圣灵自身的实体中,三者乃是一,没有任何暂时的运动,没有任何时间和空间的间隙,超越于一切受造物之上,从永恒至永恒,是一,并像永恒一样充满了真理和仁爱。但在我的话语里,“父”、“子”、“圣灵”是分开的,不能同时称呼,并且若你写下来,每一名称都占有单独的空间。试举一例:当我称呼我的记忆、理解、意志时,每一称呼都各有所指,但它们每一个又都是全部三个的产物,因为这三个称呼中没有一个不是被我的记忆、理解、意志共同说出的。[4]同样,三位一体也共同发出父的声音、子的肉身、圣灵的鸽子,尽管这三者都各指其中一位。我们凭这例子多少可以知道,那本身不可分离的三位一体,是藉可见受造物的出现而分别地彰显出来的;而三位一体的工作,在那些分别地彰显父、子、圣灵的事上,则是不可分离的。

31.如果你问我,在言成肉身以前,那些预示言要成为肉身的声音和形象,是如何造就的,我就会回答说,上帝是藉天使行了那些事。我想,我已用《圣经》的见证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你继续问我,言成肉身是怎样实现的,我就会回答说,上帝的言成了肉身,即成了人,但并没有变成为他所成的[肉身];他是如此地成了人,不仅有上帝之言和人的肉身,还有人的理性灵魂。[5]这个[合一的]整体是上帝,因为它是上帝;是人,因为它是人。如果这难以理解,那你就得用信来净心,一步一步戒除罪恶,多行善事,用渴慕圣洁的心祈祷,并靠神的帮助,得以理解并受真理。

最后,如果你问我,在言成肉身以后,怎么有父的声音,或圣灵的显现,我就会毫不犹豫地说,这是藉着受造物而成就的。不过我很难发现,也不便轻率断定,这只涉及有形可感的受造物,还是也应用了有理性的灵(有人用该词来对译希腊人所谓的noeros)。这里所谓的“灵”,当然不是指一个位格,而只是上帝认为有必要时用来产生象征效果的工具;因为谁敢说那父的声音藉以发出来的受造者,就是父上帝;或圣灵藉以显现为鸽子或火舌的受造物,就是圣灵——像上帝的儿子由童贞女所生那样呢?也许我们应找另外的解释,但我个人觉得,这些事若不借助理性或理智受造物,是不能发生的。但这里不是凭主所赐我才能来说明我为何这样想的地方。因为我必须先讨论并驳斥异端的论点,这些论点他们不是从《圣经》得来,而是从他们自己的推测得来的。这种推测驱使他们以他们想要的方式来解释有关父、子、灵的《圣经》证据。[6]

32.但现在我认为我们已充分证明,子并不因为受父差遣就是较小的,圣灵也并不因为受父和子差遣就是较小的。我们应该明白,《圣经》提到了这些差遣,不是因为神圣三位格实体不平等、不相伯仲、不相似,而是因为子与圣灵的受造可见的显现方式;或更准确地说,是为了让我们懂得,父是一切神性的源泉和起源。因为即使父选择了藉着他所控制的受造物来可见地显现,人也不能说,他乃是受了为他所生的子或为他所发的圣灵的差遣——这种说法是十分荒谬的。

就让我们结束本卷吧。在后面几卷,我们要借助主的帮助,来看异端们用了何种狡猾微妙的论证,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来清除它们。

[1]“生”原文为“造”。

[2]和合本为“这三样也都归于一”。

[3]指基督既是神又是人。

[4]这是奥古斯丁在本书中首次提到他的最著名的“记忆-理解-意志”三一类比,详见第10卷。

[5]这是在驳阿波里纳利派。

[6]指阿里乌派,本书下面三卷即讨论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