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1.从现在起,我要努力言说人断不能言说之物(起码我不能言说)。无论如何,当我们想到上帝三位一体时,便认识到,我们的思想不足以达到其对象,不能如其所是地领会他;即便在有才如使徒保罗那样的人那里,如经上所言,也只能“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林前13:12)。既然我们应该总是想着我们的主上帝,又永不能如其所值地想着他;既然在所有时刻我们都应赞美祈祷他,却无词足以表现他,我便以求他帮我理解并解释我心中的东西,且原谅我可犯之错来开始。因我敏感地意识到了自己的软弱与任意。我也要请求读者的谅解,若他们注意到我没有说出他们本理解得更好的东西,或因我表达得太糟而妨碍了他们理解的东西;我也要原谅他们,若他们在理解我所说的东西上过于迟钝。
2.若我们认识到或至少坚决相信并坚持,就那不变不可分的本性、那至上自足的生命,无论我们说了些什么,都不能用可见、可变、有死、有亏缺之物的标准加以衡量,我们就会容易相互原谅的。真的,我们发觉,除非万般努力,我们自己是不足以适切领会感官可达之物或我们内在之人的本质的。虽然如此,出乎虔信、心火炽热地要认识高于我们的、神圣不可表达的真理,并不算厚颜,假如这心灵之火是由我们的造物主和救主的恩典点燃,而非由心灵之火凭己力的骄傲自大引起。不管如何,假若人不能领会他希望由以领会自己的理智,他又有何理智能力来领会上帝呢?若他确实能领会他自己的理智,他便应该心中牢记,它是他本性中最好的部分[1];然后他可问自己,可否在它之中看到线条、形状、亮色、空间、大小、部分的区别、体积的广延、位移,等等。我们确切地知道,这些东西在我们本性中最好的部分即理智中找不到(那里倒是有不少智慧),在我们最好部分找不到的东西,也不该到那远胜过我们最好部分的地方去找。所以,若我们能够,便该把上帝理解为善而无质、大而无量、创造而无需要或必然、统辖而无地位、持有万物却不占有、遍在却无空间、永存却无时间、本身不变却造出了可变之物、无所遭受。谁这样思考上帝,虽然也许还不能发现上帝为何,却至少可虔诚地护卫自己的信仰,不把上帝想成上帝所非之物。
[1]指自我反省由理智完成,这理智是心灵中最佳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