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对人心中的神的形象的分析以对形象的再造或再次擦亮的反思作结,而这呈现为一生的事,只有在跟上帝面对面时才告完成。
22.那些经过提醒、从贪恋于世界的畸形(deformity)中归向主的人,就被主复了形(reformed);他们听从使徒所说,“不要效法(conform to)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reformed)而变化”(罗12:2)。从而形象开始在从前形成过它的主手中复形了。它不能像它能损害自己的形象那样更新自己。正如使徒在别处所说,“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4:23-24)。“照着神造的”在别的经文中即“照着神的形象造的”。但由于犯罪,人失去了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形象也就变形变色了;当他得到更新复形时,这些品质则又会回来。
至于使徒说的“你们心灵的灵”[1],并不指两个东西,好像心灵是一个东西,心灵的灵又是一个东西似的。他是说每个心灵都是灵,尽管不是每个灵都是心灵。上帝也是灵,但他不能更新,因为他不能变老。我们还谈到人里面的一个不是心灵的灵,这是我们身体的领域——比如各种想象;他在说“我若用方言祷告,是我的灵(spirit)祷告,但我的悟性(mind)没有果效”(林前14:14)时指的就是它。他的意思是,被说的东西未被理解,但若非在灵的思想里物理声音的形象先于口头的言说,被说的东西甚至都不能被说了。人的灵魂也被称作灵,其意如福音书所说,“低下头,将灵魂交付神”(约19:30),指灵魂脱离身体时身体的死。人们甚至可谈论动物的灵魂,这在所罗门的《传道书》里有清楚的用法,他说,“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spirit)是下入地呢?”(传3:21)。这个意思在《创世纪》也有,它说“凡在旱地上、鼻孔有气息(spirit)的生灵”都在洪水中死了(创7:22)。风也被叫作灵,风显然是有形之物,《诗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火与冰雹,雪和雾气,风暴之灵”(诗148:8)。[2]由于“灵”有这么多的用法,所以使徒希望用“心灵的灵”来指每个心灵都是灵。同一位使徒还谈到过肉体的身体(body of flesh)的脱去(西2:11)。他当然不是指两个物事,好像肉体是一物,身体又是一物似的;只是由于身体(或物体)指许多东西,不尽是肉体——比如那些不是肉体的天体和地上的物体——,他只好说肉体的身体以指肉体了。同样他说心灵的灵,指的乃是心灵。
在另一个地方他更明确地提到形象,用词方式也与此相似:“你们已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象”(西3:9-10)。在另一处我们读到,“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造的”(弗4:24),[3]这跟我们刚才看到的“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象”是一样的。他在那里说“照着神”;在这里则说“照着造他的主的形象”。对那里的句子“真理的公义与圣洁”,他在这里以“在知识上”来对应[4]。所以心灵的这一更新或复新,是照着上帝或照着上帝的形象发生的。它说“照着神”,是怕我们以为它是照着别的某个受造物发生的,“照着神的形象”则帮助我们理解,这一更新发生在可在其中找到神的形象的地方即心灵里面;这正如我们说一个脱离了身体的好信徒死了,是照着身体而非照着灵魂说的。如果不是指他在身体上而非在灵魂上死了,我们为什么说“照着身体死了”呢?如果我们说“照身体他英俊”或“照身体而非照性格他强壮”,意思则跟说“他在身体上而非性格上英俊或强壮”一样。不用说,以上经文也是这样。所以,我们不要把“照着造他的主的形象”理解成,仿佛它照着得以更新的形象是别的东西,而非正被更新之物。
23.须知道,这一更新并非在皈依的一瞬发生,如受洗更新的那一瞬,一切罪都得宽恕,从而连小罪都不复留那样。退烧是一事,从发烧留下的虚弱状态中康复过来又是一事;从身体中拔出毒刺是一事,治愈它留下的伤是另一事。治疗的第一个阶段是消除虚弱的原因,用赦免一切的罪来做到这一点;第二个阶段是治疗虚弱本身,这是通过稳定地在更新这一形象上取得进展来逐步做到的。这两个阶段《诗篇》都指出了:“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这发生在受洗中;“医治你的一切疾病”(诗103:3),这发生在恢复形象的每天的进步中。关于这,使徒也说得很明确,“外形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林后4:16)。它是“在知识(神)上”(西3:10)渐渐更新,即在“真理的仁义与圣洁”(弗4:24)上更新,这上引的使徒的话已说过了。
所以,在知识神上和在真理的仁义与圣洁上日日更新的人,是在把自己的爱从尘世之物转移到永恒之物,从可见之物转移到可知之物,从肉体之物转移到属灵之物上;是在不懈地审查并减轻对一类的贪求,同时不懈地凭着爱把自己与另一类连接起来。但他在这方面的成功依赖于神助;毕竟,宣称“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15:5)的是上帝。当生命临终之时,笃信中保、日有进步的人将受到天使的迎接,进到他曾崇拜的神的面前,为神而成至善,在世界终了之时再度得回身体,不是为了永罚而是为了荣耀。因为惟有在达到对神的完善的慧观时,这一形象才带有神的完善的相似。保罗就此说过,“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林前13:12);在别处又说,“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3:18);这就是那些天天向上的人所发生的事。使徒约翰说,“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现在是神的儿女,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约壹3:2)。
24.由此可清楚地看到,神的形象在充分地得见神时将达到与神的充分的相像——尽管使徒约翰的这段经文也可能是指身体的不朽。在这方面我们也将像神,但只是像圣子,三位一体中独有他取了人的身体,死而复活升天。这也可称作神的儿子的形象,在这一形象之中,我们像他一样,也将有一个不朽的身体,在这方面效法的不是圣父圣灵的形象而只是圣子的形象,只是由于子我们才读到并全盘接受了“言成了肉身”(约1:14)的信仰。这便是为何使徒说,“因为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使他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罗8:29)。根据同一位使徒,“长子”,当然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西1:18);“所种的是羞辱的,复活的是荣耀的”(林前15:43)。根据我们在身体的不朽上所效法的这一圣子的形象,“我们既有属土的形状,将来也必有属天的形状”(林前15:49);这指的是,正如我们效法亚当曾是有死的,我们坚信切望效法基督便将永生。因为那时我们能产生同样的形象,但还不是在慧观中而是在信仰中,不是在事实上而是在盼望里。使徒在说话时指的当然是身体的复活。
25.至于形象,经上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创1:26),既然它不说“照着我的”或“你的”形象,我们相信人是照着三位一体的形象造的,并就我们所能地理解了这是什么意思。我们也应根据这一形象来理解使徒约翰所说的,“我们必要像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约壹3:2),这里约翰指的是“我们是神的儿女”(约壹3:2)的那些人。肉体的不朽将在保罗说的那一刻臻至完善,“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因号筒要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要改变”(林前15:52)。在审判前的眨眼间,现在所种的软弱的、必朽的、羞辱的、动物的身体将上升为属灵的身体,满有力量、荣耀并不可朽坏。现在日复一日内在地而非外在地得到更新的人心中的形象,届时将在审判后的面对面的与神相见中臻至完善,但它现在只能在镜中以模糊不清的方式前进。我们要根据这一完善来理解“我们必要像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约壹3:2)这句话。当他对我们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太25:34),我们就将得到这份大礼。那时不信神的人将被带走,不得见神的荣耀,那时左手边的人将走向永罚,而右边的人将走向永生。正如真理所说,“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17:3)。
26.这就是我眼中的凝思的智慧,在《圣经》中它区别于知识,并被称作人的智慧,尽管实际上这智慧只能来自于神,理性理智的心灵只有分有神才能变得真有智慧。西塞罗在其对话录《荷尔顿西乌斯》的结尾对此有所评论,他说:
这是我们的大盼望,对之我们日思夜想,磨锐我们心灵最佳点的理解力,关注它,不使它变得迟钝,就是说我们过一种哲学的生活;这样,如果我们的这种感知能力和智慧能力终有一灭、飞逝不再,当我们完成了我们的义务时,将有一个快乐的晚年,生命无烦扰、安宁地熄灭;或者,若我们有永恒的、神圣的灵魂,像古代哲学家们所一致认为的,而我们是最伟大最杰出的,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必须认为,这些灵魂越是克尽其职,即按理性与热切的求索生活,越少把自己与人纷乱的邪恶和错误混在一起,升入天堂就越容易。
然后他又加了一句结束全文:
若我们希望在此肉体生命终结之时平和地渐消,或即时从这个住所迁往另一无限好的住所,可以一句话作结:我们须尽力尽心进行这些研究。
这样一个天才使我吃惊的地方在于,他认为人应过一种哲学的生活,哲学会使人们因凝思真理而幸福,在完成其人间义务后有个快乐的晚年,“如果我们的这种感知能力和智慧能力可灭、可逝去的话”;仿佛这里有某种我们不爱且痛恨的东西正在死去且摔为碎片似的,既然其晚年令人快乐。他当然不是从那些他为之大唱赞歌的哲学家们那里学到这个的;这个意见倒是带有新学园派的气息,此派劝他怀疑甚至最明证的东西。但从那些他承认为“最伟大最杰出的”哲学家那里他得知灵魂是永恒的。永恒心灵受到规劝按理性与热切的求索生活,并越少把自己与人纷乱的邪恶和错误搅在一起,便越易回归到上帝那里。但这一只热爱并求索真理的进程,对不幸的人是不够的,即对所有有此理性而不信中保的人是不够的。这点我已在前几卷尽力显示过了,尤其是在第4卷和第10卷。
[1]即上段和合本中的“你们的心志”。
[2]和合本为“成就他命的狂风”。
[3]和合本为“照着神的形象”。
[4]指知道神、认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