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创编活动要突出当代幼儿的精神面貌
幼儿舞蹈创编活动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幼儿生理特点和真情实感,即幼儿舞蹈所具有的幼儿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这里,幼儿性特点是核心,时代性特点是灵魂,民族性特点是关键。
(一)幼儿性
由于幼儿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一样,它会直接影响舞蹈动作的协调性,所以,我们应该用幼儿的心态去塑造儿童形象,揭示儿童的真实情感,并将儿童舞蹈中自由的形式特征、结构特征和语言特征相互融合,避免儿童舞蹈成人化。评价一部幼儿舞蹈作品成功与否,主要看创编者是否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挖掘、探索孩子们纯洁美好的心灵和对未来充满的希望与憧憬。只有突出了作品“幼儿性”特点,才能凸显孩子们纯真、聪明、活泼、可爱的形象,突出幼儿的情趣和丰富的想象力,达到直观、形象的艺术效果。
(二)时代性
时代精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灵魂,没有时代精神,作品就没有生命力,只有塑造出具有时代精神风貌的幼儿形象,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幼儿舞蹈既要符合少年儿童舞蹈艺术规律的独特性,又要彰显时代气息,具有积极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作用;既要有符合现代社会主题的内容,又要符合当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展现生动、真实、鲜活的艺术形象;既要符合现代幼儿形体动作舞蹈语汇,表演上能够准确地刻画性格、塑造形象,又要较好地体现现代社会文明所要表达的情感价值及时代要求。
(三)民族性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别。近年来,幼儿舞蹈作品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作品在选材、构思、语言、技巧运用、艺术处理以及民族风格、地域风格、幼儿性的把握上日趋成熟,并且突出了鲜明的民族性。通过幼儿民族舞蹈的学习,幼儿不仅能够充分理解舞蹈的内容,增强民族自豪感,还能开阔眼界,了解国家的地大物博,激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有效地调动自身参与舞蹈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美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