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古风舞蹈创编实践

三、幼儿古风舞蹈创编实践

(一)小班幼儿古风舞蹈创编案例

1.音乐选定

参考歌曲:《三字经》。

2.主要形象动作(见图9-48~图9-51)

图9-48

图9-49

图9-50

图9-51

3.动作说明

准备:书童服饰若干;推荐人数:16人。

准备拍:所有小朋友排成正方形,盘坐在地,双臂前平举与肩同宽,屈肘90度,掌心对里,做书状。

第一段:

①~③双手保持读书的姿势配合倾头动作,向左摇摆,回正后再向右摇摆,每一拍一动。

④1~8拍:双手不动,由左向右经过倾头、仰头、低头、回正四个动作转动头部一周后,所有小朋友变成跪坐姿势,上下双搭肘于胸前。

⑤1~2拍:双搭肘位置不变,右手小臂打开呈90度,手心对眼睛,眼睛看掌心,后回到原位。

⑤3~4拍:做1~2拍的反面动作。

⑤5~8拍:重复1~4拍。

⑥1~4拍:重复⑤1~4拍的动作。

⑥5~8拍:小朋友跪爬至两人一组(竖排),两人面对面。

⑦1~2拍:胸前立掌拍手,后右手向前,左手向旁,两个小朋友对拍掌。

⑦3~4拍:做1~2拍的反面动作。

⑦5-8拍:同1~4拍。

⑧1~8拍:左侧小朋友转正,右侧小朋友起立跑到左侧小朋友的后面。

第二段:

①1~8拍:小朋友一个跪、一个站,双手保持读书的姿势,配合倾头动作,向左摇摆,回正后再向右摇摆,每一拍一动。

②1~8拍:站立的小朋友双背手做踵步四次。

③1~8拍:小朋友背双手跑队形至正方形,4人一排,横排竖排对齐。

④1~4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搭肘于胸前,上身前倾,用双肘向右平面画立圆。

④5~8拍:双搭肘回原位,点头两次。

⑤1~8拍:所有小朋友双背手跑成大圆圈后坐下,教师出场,在小朋友中间,与小朋友扮演父子。

⑥1~8拍:双手摆成读书的姿势,头由左向右经过倾头、仰头、低头、回正四个动作转一周。

⑦1~8拍:双手保持读书的姿势配合倾头动作,向左摇摆,回正后再向右摇摆,每一拍一动。

⑧1~8拍:双拍掌于胸前,后打开双手横平举与旁边小朋友击掌,每一拍一动。

结尾:所有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变队形成正方形,小朋友做读书的造型,老师在中间做指导的造型。

4.创编要求

(1)动作不易复杂多变,节奏处理平缓。

(2)应体现古代小朋友摇头晃脑读书的情景。

5.队形说明(见图9-52)

图9-52

(二)中班幼儿古风舞蹈创编案例

1.音乐选定

参考歌曲:《中华孝道》。

2.主要形象动作(见图9-53、图9-54)

图9-53

图9-54

3.动作说明

准备:汉服(幼儿版),方形队列跪坐准备;推荐人数:24人。

准备拍:

①1~8拍:先右手,后左手,双手搭于额前。

②1~8拍:行跪拜礼后,双手到双肩前,兰花指,肘平,手心向外。

③1~8拍:保持兰花指,右手向8点方向伸出,同时跪立,回坐后进行反面动作。

④1~8拍:双臂由下往上画立圆至头顶做爱心形状,左右倾头两次后变成侧身燕式坐,左手撑地,右单手兰花指横平举。

第一段:

①1~4拍:右手保持兰花指,手背带动往左肩前伸出,后回到原位,两拍一动;

①5~8拍:右手保持兰花指,从左到右环绕一周。

②1~4拍:双手左肩前做捶背状。

②5~8拍:双手交叉轻拍双肩2次。

③④重复①②的动作,之后,两个小朋友面对面盘坐。

⑤1~8拍:上身直立双牵手,双手兰花指旁平举的同时上身前倾,每两拍一动,反复做4次;

⑥1~2拍:胸前兰花指做小花状。

⑥3~4拍:头顶兰花指做小花状。

⑥5~6拍:双手兰花指旁平举。

⑥7~8拍:回到双牵手位置。

⑦⑧重复⑤⑥的动作。

过门:

①②:以竖排为单位一排一排站起来,做左手背手、右手兰花指斜上位兰花指摊指舞姿,每两拍站起一拍。

③④:当完成4人、8人、12人套在一起的三个圆圈队形后变成侧身燕式坐,左手撑地,右单手兰花指横平举。

第二段动作与第一段相同,共八个八拍。最后,所有小朋友回到开头准备拍位置跪坐。

结尾:动作与开头准备拍相同,共四个八拍,首尾呼应。

4.创编要求

(1)手脚配合,可加入一些简单的古典舞动作,使古风特征突显。

(2)如有男孩子一起跳,则需要再设计一套适合男孩子的动作,不可让男孩子做兰花指等动作。

(3)舞蹈动作应充分体现孝和善的教化意义,使幼儿在学习舞蹈的同时受到教育,陶冶情操。

5.队形说明(见图9-55)

图9-55

(三)大班幼儿古风舞蹈创编案例

1.音乐选定

参考歌曲:《长歌行》。

2.主要形象动作(见图9-56~图9-59)

图9-56

图9-57

图9-58

图9-59

3.动作说明

准备:汉服(幼儿版);推荐人数:12~16人。

准备拍:中间一个小朋友先出场摆好古典舞的舞姿,随着音乐慢慢碎步转;其余小朋友排成两个竖排上场,舞姿为顺风旗摊掌兰花指,两个竖排小朋友手为对称状态;准备拍的最后四拍,所有小朋友右手兰花指放于肩前,左手兰花指放于腰后,变成两横排。

第一段:

①1~2拍:胸前做小舞花,双脚正步位并立。

①3~4拍:左手背手,右手保持兰花指由下往上画立圆至左斜上方按掌,同时右脚旁地点,左膝盖弯曲。

①5~6拍:屈膝,双手兰花指腿前交叉,后两手分开至旁平举位的同时,双膝伸直。

①7~8拍:再次屈膝,双手保持兰花指下降至旁斜下位,后又回到旁平举位,同时双膝伸直。

②1~4拍:双手兰花指提腕至斜上位,同时脚下碎步旋转一周。

②5~8拍:左手背手,右手保持兰花指,翻手呈手心对左脸颊状,放于左斜上方,同时右脚旁地点,左膝盖弯曲。

③1~2拍:左脚为重心脚,交叉向前迈右脚成踏步状,随后左脚打开旁点地,右手从左斜上方向上画半圆至右旁平位,兰花指手心朝上。

③3~4拍:脚位不动,左手主动找到右手做小舞花一次。

③5~6拍:双手兰花指虎口相贴,手臂伸直对准3点方向,双脚并立半脚尖。

③7~8拍:右脚往7点方向退一步,留下左脚半脚掌点地,双腿蹲,重心在右脚,同时左右沿着右手兰花指回到嘴前做半遮面的舞姿。

④重复①的动作。

⑤:手旁平位摊掌,碎步变队形成三角形,背对观众,右脚旁点地,左脚微微屈膝。

第二段:

①1~8拍:从三角形第一个小朋友开始,从前往后每排依次做双脚并立、兰花指小花状,后摆出不同的古典舞或汉唐舞的舞姿。

②1~4拍:在三角形的基础上,第一、二排跪立,第三排踏步半蹲,第四排踏步,形成错落状,面对8点方向,右手兰花指屈臂提至额头前,用袖子遮住脸。

②5~8拍:左手兰花指推袖,右手保持姿势横移露出脸,同时上身前倾,眼睛往袖子方向看。

③1~2拍:小花手上举,后回到胸前交叉,每一拍一动,脚碎步。

③3~4拍:一拍打开右手旁平位,一拍打开左手旁平位,脚碎步。

③5~8拍:重复1~4拍,慢慢变化队形到四个小朋友一排,三横排。

④1~4拍:左手背手,右手保持兰花指,翻手呈手心对左脸颊状,放于左斜上方,同时右脚旁点地,左膝盖弯曲。

④5~6拍:左脚重心,交叉向前迈右脚成踏步状,随后左脚打开旁点地,右手从左斜上方向上画半圆至右旁平位,兰花指手心朝上。

④7~8拍:脚位不动,左手主动找到右手做小舞花一次。

第三段:重复一遍第一段的动作。

结尾:

①1~8拍:所有小朋友集中成一个小的正方形盘坐。

②1~8拍:双手做捧书状,跟着音乐吟诗,直到音乐结束。

4.创编要求

(1)可加入手脚头眼配合的动作或复合型动作,锻炼肢体协调性。

(2)选择优美的、基础的、风格鲜明的古典舞动作。

(3)增加队形的变化次数,增强舞台的流动性。

(4)编排的动作要能够激发幼儿的表现力。

5.队形说明(见图9-60)

图9-60

本章小结

本章为最后一个学习单元,列举了内涵丰富的、具有不同风格特点的舞蹈种类。学习者在掌握教材内容后,可多积累舞蹈动作素材,尝试创编不同种类的幼儿舞蹈。

同步练习

1.自选童谣,创编一个幼儿手指操。

2.自选适合幼儿的民族音乐,尝试创编一支幼儿民族舞蹈。

3.自选一首古风音乐,创编一支幼儿古风舞蹈。